113年12月23日MAKAR 聖誕特映課程影片
MAKAR快閃-腦力手速大挑戰!當 MR 紙相撲融合 NPC 對戰機制
腦力手速大挑戰!當 MR 紙相撲融合 NPC 對戰機制
隨著七月暑假的到來,本月快閃主題帶你重溫童年記憶,和我們一起玩 MR 紙相撲!這次活動將紙相撲升級成 MR 版本,並加入了 NPC 對戰機制,讓你隨時隨地都能體驗緊張刺激的對戰樂趣。
本次課程我們將重點教學如何運用邏輯積木功能來設計遊戲規則和機制。邏輯積木功能簡單易學,讓你可以輕鬆掌握並應用到各種創意中。即使你是新手,也能在短時間內上手,並且創作出屬於你自己的遊戲內容。
而我們將紙相撲結合 NPC 對戰機制,增加了遊戲的挑戰性和趣味性。運用簡單的邏輯積木設置 NPC 的行為,讓遊戲更加豐富多變。
透過我們為期一小時的課程,你也可以輕鬆打造出這款充滿童趣的小遊戲。拚上你的手速,用盡全力將對手推出擂台,享受挑戰與勝利的快感!快來學學如何製作這款遊戲,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充滿歡笑和樂趣的暑假吧!打造屬於你的 MR 童玩遊戲,學習如何應用邏輯積木功能設置遊戲機制,提升你的創作能力!
▌課程大綱
【MAKAR專案成果展示】
1-1、紙相撲成果展示
1-2、本次案例拆解解析
【MAKAR專案實作教學】
2-1、在MAKAR專案中擺設素材
2-2、對3D物件套用材質球效果
2-3、運用邏輯積木製作與NPC對戰遊戲
3、Q&A 時間
▌課程講師
蔡雅雯 Lina 老師
本課程已結束,完整課程影片將於 8/29 上架於 MAKAR 官方 Youtube 頻道。
MAKAR快閃-3D 創作無難事:動物音樂盒實作速成
3D 創作無難事:動物音樂盒實作速成
創作 XR 專案已經夠費腦力了,再加上使用 3D 素材需要細心調整,對於沒有 3D 設計基礎的創作者來說更是困難重重,常常花費大量時間摸索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你是否也曾在運用 3D 素材的過程中跌跌撞撞呢?
本月快閃主題來拯救你啦!這次我們以木柵動物園為靈感,特別推出充滿童趣的「動物園音樂盒」!本次課程中,我們將重點介紹 MAKAR 的最新功能——材質球調整與軌道工具,讓 3D 創作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
探索 MAKAR 中內建的線上素材庫,發現無限創意的可能性。使用 MAKAR Editor 新推出的材質球調整與軌道工具功能,讓 3D 創作不再是高手的專屬領域,新手也能輕鬆上手。MAKAR 的新功能讓材質球調整變得簡單直觀,讓每個人都能輕鬆操作,調整出最適合專案風格的模型材質。軌道工具則能以簡單的方式為你的作品設定移動路徑,讓創作更加豐富多彩。
無論你是 3D 新手還是創作高手,都能在這次活動中找到樂趣,融會貫通後展現更精彩的應用方式。快來加入我們掌握 3D 創作的奧秘,讓你的 XR 創作更加生動有趣吧~
▌課程大綱
【MAKAR專案成果展示】
1-1、動物園音樂盒成果展示
1-2、本次案例拆解解析
【MAKAR專案實作教學】
2-1、運用邏輯積木製作滾動轉軸
2-2、線上素材庫匯入素材 & 材質球調整風格
2-3、使用軌道工具調整背景動態
3、Q&A 時間
▌課程講師
蔡雅雯 Lina 老師
MAKAR快閃-端午 XR 遊戲製作速成班:AI 助攻實戰延展實境,MAKAR 最新功能全掌握
端午 XR 遊戲製作速成班:AI 助攻實戰延展實境,MAKAR 最新功能全掌握
在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我們特別以端午節為主題,準備帶大家輕鬆打造一款人人都能上手的釣魚小遊戲!本月快閃活動我們將完整解析 XR 互動專案的製作流程,從概念到實現,幫助你克服 XR 創作上的難題。
課程內容將首先完整解析 MAKAR 3.5.0 大更新後各類型 XR 專案的全新功能應用,而本次課程選定應用功能最廣泛且豐富的延展實境為創作工具,並結合 AI 生成式影片,動手玩創意,親身體驗手把手教學實作小遊戲的樂趣。
📅 活動亮點:
- 深入了解 MAKAR Editor 中的延展實境製作技術
- 親自創作端午釣魚小遊戲,拯救屈原
- 掌握 MAKAR 各類型專案的製作技巧
▌課程大綱
【MAKAR專案實作教學】
1-1、 MAKAR Editor 專案類型介紹
1-2、 AI 生成影片教學
1-3、 在 MAKAR 專案中擺設素材
1-4、 運用邏輯打造釣魚小遊戲
2、加碼回饋:FB打卡抽獎送好禮
3、Q&A 時間
▌課程講師
蔡雅雯 Lina 老師
【5G直播共學】整合L1-L5共12小時課程大綱
課程一
一、課程名稱:5G 應用AI 創作SDGS數位教材
本工作坊旨在讓K12教師們掌握先進的5G、AI和XR技術,並將其應用於教學中。通過實作VR虛擬實境專案,提升教學效果,並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教材製作,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全球視野。
二、課前軟體安裝 三、課程大綱
第一天(6H) | |
時間 | 課程大綱 |
0900-1000 | XR延展實境數位教材實際案例體驗 實際的XR延展實境數位教材案例,了解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和效果。 |
1000-1200 | VR數位教材專案設計規劃
|
1300-1600 | 使用MAKAR XR Platform實作VR虛擬實境專案
|
1600-1700 | Q&A時間 解答課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交流與學習。 |
課程二
一、課程名稱:
本課程透過MAKAR系列服務與硬體整合,帶來前所未有的教學體驗。參加者將身臨其境地感受各種XR數位內容的應用模式,深入探索各種場景和主題。
二、課前軟體安裝 三、課程大綱
第一天(6H) | |
---|---|
時間 | 課程大綱 |
0900-1200 |
|
1300-1600 |
|
1600-1700 | Q&A時間 解答課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交流與學習。 |
【XR創作】三小時課程大綱
本課程將帶您了解AR和VR的發展趨勢及未來藍圖,並在三小時內親手創作至少一組AR作品和一組VR作品(也可專注於其中一個專案)。完成專案後,您將學會如何隨時更新內容。課程內容包括AR基礎專案和VR基礎導覽專案,提供全面的實作經驗,幫助您掌握XR技術的核心技能。
課程內容 | 時間 |
ARVR研討趨勢研討 | 15分鐘 |
AR與VR數位教材體驗 | 15分鐘 |
|
60分鐘 |
|
20分鐘 |
|
60分鐘 |
Q&A | 10分鐘 |
【XR創作】六小時課程大綱
目前常見的問題是對於數位教材編輯的不確定性,例如:在數位教材的創作編輯上會不會很困難?三個小時有機會完成一個專案嗎?我沒有資訊背景可以學習嗎?我不會程式也可以做嗎?
其實,在課程規劃中是不需要學習程式語言的。我們將使用MAKAR Editor創作AR/VR/MR的數位教材,完成創作後發布到手機上進行數位內容的觀看與學習。本篇教學說明將介紹課前準備、體驗說明及課程大綱設計方法。課程內容包含三小時、六小時、十二小時或以上之課程時數規劃。
本課程將帶您了解AR和VR的發展趨勢及未來藍圖,並在六小時內親手創作至少一組AR作品和一組VR作品(也可專注於其中一個專案)。完成專案後,您將學會如何隨時更新內容。課程內容包括AR基礎專案和VR基礎導覽專案,提供全面的實作經驗,幫助您掌握XR技術的核心技能。
課程規劃 | 時間 |
ARVR研討趨勢研討 | 45分鐘 |
體驗ARVR實際案例 | |
認識AR辨識圖之技術(圖像追蹤技術與圖像辨識技術) | |
軟體註冊與基礎操作說明 | 15分鐘 |
實作AR專案1
|
120分鐘 |
實作AR專案2
|
160分鐘 |
Q&A 時間 | 20分鐘 |
第二天(6H) | |
課程規劃 | 時間 |
VR 360 基礎概念說明 | 45分鐘 |
認識VR元素與體驗VR | |
VR拍攝設備方法說明 | |
實作VR專案1
|
300分鐘 |
Q&A 時間 | 15分鐘 |
【XR創作】十二小時課程大綱
目前常見的問題是對於數位教材編輯的不確定性,例如:在數位教材的創作編輯上會不會很困難?三個小時有機會完成一個專案嗎?我沒有資訊背景可以學習嗎?我不會程式也可以做嗎?
其實,在課程規劃中是不需要學習程式語言的。我們將使用MAKAR Editor創作AR/VR/MR的數位教材,完成創作後發布到手機上進行數位內容的觀看與學習。本篇教學說明將介紹課前準備、體驗說明及課程大綱設計方法。課程內容包含三小時、六小時、十二小時或以上之課程時數規劃。
本課程將帶您了解AR和VR的發展趨勢及未來藍圖,並在六小時內親手創作至少一組AR作品和一組VR作品(也可專注於其中一個專案)。完成專案後,您將學會如何隨時更新內容。課程內容包括AR基礎專案和VR基礎導覽專案,提供全面的實作經驗,幫助您掌握XR技術的核心技能。
課程規劃 | 時間 |
ARVR研討趨勢研討 | 45分鐘 |
體驗ARVR實際案例 | |
認識AR辨識圖之技術(圖像追蹤技術與圖像辨識技術) | |
軟體註冊與基礎操作說明 | 15分鐘 |
實作AR專案1
|
120分鐘 |
實作AR專案2
|
160分鐘 |
Q&A 時間 | 20分鐘 |
第二天(6H) | |
課程規劃 | 時間 |
VR 360 基礎概念說明 | 45分鐘 |
認識VR元素與體驗VR | |
VR拍攝設備方法說明 | |
實作VR專案1
|
300分鐘 |
Q&A 時間 | 15分鐘 |
①宙!宙!宙!向前走:美麗「星」「視」界
▍團隊簡介
「宙!宙!宙!向前走」,創作作品「美麗『星』『視』界」,來自宜蘭縣羅東鎮成功國民小學,榮獲 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教師組:VR融入教學 特優獎、教師組:XR新媒體內容教材創作 宏達電特別獎。
▍教案/材設計理念
在自然科的教學中,認識太陽系是帶領孩子探索宇宙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這部分卻往往難以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傳統的教學方式可能只能運用圖片、影片,以及講述來教學,無法給予學生深入的體驗,也難以讓部分學生想像。因此,我們將 VR 融入教學,將太陽系帶入課堂,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探索宇宙奧秘。
▍課程教學特色
透過 VR 技術,學生可以在虛擬的宇宙中,觀察各種天體的特徵和行為,深入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這樣的體驗不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力,更能加深他們對於太陽系的理解。
▍專案介紹
② 守護者培育家:植物王國守護者
▍團隊簡介
「守護者培育家」,創作作品「植物王國守護者」,來自臺北市中山區永安國民小學、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民小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教師組:XR 新媒體內容教材創作特優獎、宏達電 mvp 特別獎。
▍教案/材設計理念
「植物王國守護者」為一跨領域教材教案,結合國小中年級的自然領域「認識植物」單元與綜合領域「一起尋美趣」單元,共分兩階段。第一階段以童話引起動機,學生扮演守護童話王國的勇者,到各童話故事 MR 場景中學習相關植物知識,協助童話角色解決問題。第二階段則結合實境解謎,配合植物手冊、拼圖、卡牌,解出謎題之後到校園各處尋找對應的校園植物,並以 AR 集點卡模式集點,學習植物知識同時認識校園植物之美,落實學習與生活結合。
▍課程教學特色
1.「跨領域課程」:符合 108 課綱精神,融合自然與綜合領域,學生除學習植物知識,同時學習小組合作,並能探索校園植物之美。
2.「PBL 課程設計」:學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為推動劇情解出謎題而探索、學習,更能提升動機。
3.「科技融入」:依學習情境不同融入適當的 XR 專案與科技媒材,如童話王國融入 MR 混合實境;探索校園之美融入辨識牌與集點卡;在校園內各植物也附加解說 AR 與延伸學習連結。
▍專案介紹
③ 汪檍:遇見小王子
▍團隊簡介
「汪檍」,創作作品「遇見小王子」,來自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教師組:XR 新媒體內容教材創作優勝獎。
▍教案/材設計理念
自 2017 年起於美術課程中結合「小王子」作為閱讀教材融入課程創作中至今已 6 年。在這個教學實踐的歷程深感以小王子作為創作文本,青少年們對於故事內容,皆能深刻將自我意象投射在故事的每個喬段中,再透過小王子意象轉譯表達與展演自我內心感受。但在帶領教學共讀時一直深感缺乏一個適合切入共讀前端的引起動機教材,期望更有效的能掌握故事場景結構及該章節核心精神。因此設計開發本件【AR 繪本故事解謎卡牌】來作為課程開始的切入體驗活動。
▍課程教學特色
設計以 AR 擴增實境的繪本卡牌,結合互動解謎遊戲任務,以手機或平板作為體驗載具,進行故事解謎遊戲任務推進,融入充美驚奇的 AR 立體書繪本動畫特效,搭配 12 個章節的故事閱讀,在滿滿的故事沉浸感中大大提升閱讀學習的動機,在邊動腦邊閱讀並觀賞 AR 立體繪本卡牌,跟著小王子的腳步一起邁向一場星際尋找自我的旅程。卡牌教材輕巧簡便,只要搭配手機平板等載具,可以輕鬆作為不同學科融入教材,作為經典文學閱讀的重要引起動機之前導體驗活動。
▍專案介紹
④ 頭份生童數:大林的消失之謎
▍團隊簡介
「頭份生童數」,創作作品「大林的消失之謎」,來自苗栗縣立頭份國民中學,榮獲 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教師組:XR 新媒體內容教材創作優勝獎。
▍教案/材設計理念
防災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習到災害發生前的預防、災害發生時的應變,以及災害發生後的處理之正確知識。我們希望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並能以 XR 新媒體的方式模擬實際行動參與、預防、解決災害問題,以減少災害帶來的精神和物質上的損失。
▍課程教學特色
1.融入科技:我們的課程融合了校園實境解謎以及 XR 新媒體。透過這些科技,學生可以在虛擬情境中體驗不同的感官經驗,反思家中對於避難包以及災後相聚點的設定。
2.防災行動技能:我們教導學生各類災害逃生的要領,並學習逃生要點,以獲得一線生機。
3.家庭共識:學生與家人一起討論家庭最適宜的逃生方式,尋找共識,分享彼此在不同狀況下的經驗和方法。這有助於建立「共學共好」的學習氛圍。
▍專案介紹
⑤ 科技學習-幸福前行:避難防災-「震」確步驟
▍團隊簡介
「科技學習-幸福前行」,創作作品「避難防災-『震』確步驟」,來自桃園市龜山區幸福國民小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教師組:VR融入教學 優勝獎。
▍教案/材設計理念
地震是臺灣的生活日常,但一般的地震知識學習與防災演練無法讓學生有深刻感受,藉由 VR 一體機與互動教材突破時空限制的特性,讓學生進行沉浸式學習,並利用遊戲化操作呈現地震原理與測驗,跳脫過往課本圖文或影片的講述教學,提升互動教學成效。課程中也將利用 VR 呈現真實地震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感受災害與如何防災及逃難,讓學生形成有感學習與深度學習。
▍課程教學特色
課程從生活經驗與時事出發,讓學生對於地震防災能具有危機意識,配合 360 災害模擬影像與 VR 一體機頭盔的真實情境體驗,讓學生在安全環境學習危險的地震相關知能,並藉由任務導向與 VR 實際操作活動,學生能反覆練習正確的避難動作,提升學生於未來面對危機的處理態度與能力。
▍專案介紹
⑥ 新駭客:光之繪-Light Painting 向大師 Picasso 致敬
▍團隊簡介
「新駭客」,創作作品「光之繪-Light Painting 向大師 Picasso 致敬」,來自臺北市文山區辛亥國民小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國小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MAKAR 金質獎。
▍創作動機理念
光之繪就是數位光影繪畫,透過 VR 頭盔與控制器進行的科技藝術創作。在我們學校是高年級的課程,老師希望能透過我們用 XR 的媒介製造簡單介紹光畫的始祖 Picasso 的作品。並認識即使是大師也會為這樣的空間繪畫藝術表現著迷,讓我們更珍惜也更有意願發揮。
▍專案特色
1. 使用 短網址 進入光之繪主題學習網頁,點選啟動軟體(MAKAR)的連結,開啟專案。
2. 或直接在軟體搜尋「光之繪」或是「VRLD」找到光之繪的專案後開啟。
3. 依照專案內的指示進行體驗 VR 情境學習。
▍專案介紹
⑦ 福開心:食農教育課程
▍團隊簡介
「福開心」,創作作品「食農教育課程」,來自高雄市鳳山區福誠國民小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國小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1. 我們覺得要製作學過的主題的影片,這樣才有把握把影片完整的介紹給大家。有同學提議,我們可以介紹我們在三、四年級實際動手做過的農耕體驗課程,介紹切身相關,而且學過「食農教育」當 VR 影片主題。
2. 這個 VR 影片可以讓整個農耕體驗的學習過程更加深刻,先透過 VR 影片的介紹,讓學生先熟悉整個種植體驗的流程,學生在實際操作時,才可以更加的熟練。老師也可以透過 VR 影片進行遠距教學,讓學生對農耕體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專案特色
1. 我們覺得要製作學過的主題的影片,這樣才有把握把影片完整的介紹給大家。有同學提議,我們可以介紹我們在三、四年級實際動手做過的農耕體驗課程,介紹切身相關,而且學過「食農教育」當 VR 影片主題。
2. 這個 VR 影片可以讓整個農耕體驗的學習過程更加深刻,先透過 VR 影片的介紹,讓學生先熟悉整個種植體驗的流程,學生在實際操作時,才可以更加的熟練。老師也可以透過 VR 影片進行遠距教學,讓學生對農耕體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專案介紹
⑧ 喵喵收服小隊:就決定是你了!拼圖喵
▍團隊簡介
「喵喵收服小隊」,創作作品「就決定是你了!拼圖喵」,來自臺北市中山區永安國民小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國小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特優獎。
▍創作動機理念
因為綜合課關懷弱勢的課程,我們要選擇幫助一個對象,後來我們選了拼圖喵中途之家。後來我們繼續查資料與參訪,我們發現他們最需要幫助的地方是經費不足,還有要多宣傳領養。
因此,我們舉辦了義賣來捐錢給他們;宣傳方面,除了在校內宣導,我們還請電腦老師教我們,製作線上的拼圖喵 VR 體驗實境解謎遊戲,像寶可夢遊戲那樣,讓玩家扮演拼圖喵培育家,在 VR 環境裡收服虛擬貓咪,這樣只要玩過這個遊戲的人,就能認識拼圖喵裡可愛的貓咪,可以讓更多人願意領養貓咪。
▍專案特色
我們結合了幫助拼圖喵中途之家的行動,與元宇宙體驗,使用的是 GOXR 軟體設計 VR 實境解謎遊戲,宣傳拼圖喵待認領的流浪貓;也分享我們做了哪些幫助流浪貓的行動。
我們用 GOXR 設計拼圖喵 VR 實境解謎的遊戲,玩的人可以在不同場景中邊走邊看介紹貓咪的影片、卡牌還有趣味題目等,配合學習單,讓人可以邊遊戲邊了解拼圖喵裡面的貓咪,還有拼圖喵的經營現況,遊戲很好玩,而且元宇宙的設計可以讓還不行親身到拼圖喵的人先線上體驗。
▍專案介紹
⑨ 喵喵探訪隊:拯救蘆竹湳
▍團隊簡介
「喵喵探訪隊」,創作作品「拯救蘆竹湳」,來自苗栗縣立頭份國民中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國中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特優獎。
▍創作動機理念
SDGs11 項減小城鄉差距中寫到,希望建構具包容、 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因去年參加了蘆竹湳好彩頭藝術季的繞境活動,認識了這個在現代工業與傳統文化衝擊下所形成的閩客村落,今年,我們再次參與活動,更深入了解此處文化的同時,也用鏡頭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希望藉此成果讓大家認識這個特別的村落。
▍專案特色
因為一次特別的緣分,主角進入了講述蘆竹湳歷史的書中世界,這個世界的蘆竹湳因為工業的發展逐漸高齡化且逐漸沒落,主角必須親身探訪這個被大家遺忘的村落,在四處參觀的同時,根據提示找出四片代表蘆竹湳重要文化和觀光特色的拼圖,讓此處重振往日的熱鬧,成為融合過去與現在的創新觀光村落。
▍專案介紹
⑩ tfdreams:網路成癮:從困境到轉機
▍團隊簡介
「tfdreams」,創作作品「網路成癮:從困境到轉機」,來自苗栗縣立頭份國民中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國中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為了應對當今社會中不斷加劇的網路成癮現象以及假新聞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積極採取行動,包括但不限於加強教育宣傳、建立更加健康的網路環境、推行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以及提高大眾對於資訊素養的重視和培養。
▍專案特色
透過 MAKAR 這款軟體,創建出 360 度環繞場景,讓使用者彷彿身臨其境般完全沉浸在其中、構建出生動的劇情,讓使用者與劇中角色互動、對話,共同解決各種問題,讓使用者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更加豐富和深刻的體驗。
▍專案介紹
⑪ 環境守護者
▍團隊簡介
「環境守護者」,來自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國中部,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國中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林園區工廠林立,空氣中飄浮的懸浮微粒,常造成空氣品質堪慮,影響人體健康。二氧化硫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雨,使土壤、湖泊酸化,還會損壞建築物。水汙染包含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及畜牧廢水,工廠製造含有毒物質的工業廢水,造成嚴重的水汙染使水質惡化,有些汙染源富含營養物質,使藻類快速生長造成水域優養化,無法提供生物生存。我們以此主題創造 VR 虛擬實境,希望藉此讓大眾意識到汙染問題,共同改善環境汙染。
▍專案特色
我們使用的是 Maya3D 軟體, UNITY 製作,本軟體為 VR 版本。登入遊戲後在遊戲主畫面【有五個場景】中,用滑鼠左鍵瞄準要前往的場景按下。進入場景後,使用滑鼠左鍵能點擊按鈕及右鍵可拍照,相機為玩家的視角。鍵盤 WSAD 為移動,滑鼠為方向。在所有場景中,拍完疑似汙染源的物件後回到實驗室完成任務。
▍專案介紹
⑫ 彭子煖小隊:記憶裂痕
▍團隊簡介
「彭子煖小隊」,創作作品「記憶裂痕」,來自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高中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特優獎、EPSON 特別獎。
▍創作動機理念
「心理健康」及「情緒覺察」在國高中生族群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議題,特別是在我們這個年齡階層,,影響我們應對各種情況的能力。這些影響因子包括沉重的課業壓力、同儕之間的競爭比較、手足排行的議題,父母期望,愛情的渴望等等。這些因素共同促使許多青少年陷入憂鬱的情緒中。因此透過本次專案創作希望能透過沉浸式體驗遊戲營造同理共情,玩家在參與拯救故事主人翁的歷程能理解和應對這些挑戰,發現並覺察一致性溝通的重要性。
▍專案特色
本專案遊戲玩家需操作雙載具進行體驗驗需,使用 MAKR 空間辨識定位投影出遊戲空間,結合 BLOCKLY 語法建置,切換四個遊戲主角存在的議題時空。進入空間後於場景空間中調查場景並與物件互動。同時搭配 LINE@機器人作為故事推進與任務驗證的系統,玩家需操作雙載具進行本專案體驗,拯救遊戲故事主人翁。
▍專案介紹
⑬ 淨衛分明
▍團隊簡介
「淨衛分明」,來自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高中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以垃圾作為主題,乃是因為我們想做一個與生活密不可分,與大眾連結的作品,環保議題已被提倡數十年,但仍未被解決的問題,足見其在實踐方面有一定挑戰。本組成員不懼挑戰且想為保護地球盡份心力的理念一致,故一致選定此議題製作作品。
▍專案特色
本組使用 makar 做為作品設計平台,只需掃描 QR CODE 即可進入作品,在作品中可將準星對準場景物件皆可觸發不同功能。例如打地鼠遊戲中,通過使用準星對準怪獸即可與其鬥智鬥勇!
玩家在進入作品後隨即置身於插畫與現實交織的假想奇幻世界,穿梭於城市,鄉村等特殊場景中。通過回答問題,贏得遊戲,體驗對抗垃圾怪獸保護世界的成就感!
▍專案介紹
⑭ 迴憶尋蹤隊:迴憶尋蹤之旅
▍團隊簡介
「迴憶尋蹤隊」,創作作品「迴憶尋蹤之旅」,來自臺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高中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在面對家人離世的難題時,我們被提醒要珍惜與親人共度的每一刻。因此,我們使用 AR/VR 的方式,虛構一位王伯伯和兒童樂園的故事,強跨代情感連結和共享的美好記憶,讓讀者明白珍惜當下與家人的重要,並透過故事傳遞愛與記憶的永續價值。
▍專案特色
使用 ChatGPT 生成 AR 掃描圖片,使用 monstermash.zone 讓 2D 圖片變立體, ttsmaker 為地點介紹配音,利用 MAKAR 來製作 AR 故事,使用邏輯功能讓故事更加流暢。使用 skybox 生成 360 圖片,利用 threejs 和 blender 製作 VR 天空球,最後使用 MAKAR 的邏輯讓故事更流暢。
▍專案介紹
⑮ 魔法師:煉金術師的考驗
▍團隊簡介
「 魔法師」,創作作品「煉金術師的考驗」,來自高雄市立英明國民中學、國立高雄大學,榮獲 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大專院校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煉金術師的考驗結合 VR 與實驗,做成沉浸式教學輔助軟體,融合教育與數位科技,在虛擬世界中為學生打造安全的學習環境。本作品以國中理化為主軸,包含正逆反應和熔爐煉鐵。在魔法世界觀下,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課程,同時驗收學習成效,糾正錯誤觀念知識,希望藉由悅趣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本作品期許達到 SDGs 目標 4 Quality Education,提供創新的教育資源,並確保教育的品質和可持續性。
▍專案特色
結合理化實驗與魔法世界觀,利用 Unity 引擎開發,將內容呈現于 VR 頭戴裝置中。
煉金術師的考驗有兩個單元,體驗者先進行「顏色變變看」,認識實驗過程中會揮發出毒氣的溴水變色實驗,以及具有毒性及致癌風險的鉻酸鉀溶液酸鹼變色實驗;接著體驗「鋼鐵煉煉看」。瞭解現實中難以觀察到高溫熔爐內部變化與生產過程,各單元分別設置了學習與測驗階段,讓體驗者先以實驗進行學習,再利用情境式測驗檢視學習成效,達到學習目的。
▍專案介紹
⑯ 臺車九號TAIWAY NO.9 XR 臺車九號 : 產業鐵道知多少
▍團隊簡介
「 臺車九號TAIWAY NO.9」,創作作品「XR 臺車九號 : 產業鐵道知多少」,來自銘傳大學(桃園校區),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大專院校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特優獎。
▍創作動機理念
台灣鐵道系統一直扮演著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角色。隨著時光的推移,產業鐵道網絡不斷擴展,加速台灣產業轉型與現代化。我們藉由創新設計介紹代表性地區的產業特色和珍貴故事,藉此將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傳遞給使用者,希望他們能被銘記,不會因為時間流逝、前人的逝去而被磨滅。我們也希望將認真生活、體驗周遭的態度傳遞給大家。這不僅是帶領使用者以不同的角度認識台灣,也讓大家在各地旅遊時放慢腳步深入的體驗更深層的風景。
▍專案特色
使用者購買禮盒後將夾層內的海報抽出並開始使用。
下載 MAKAR後搜尋臺車九號進入專案後按照專案名稱的數字依序進行體驗。開始後會有車站的專屬人物簡單介紹車站以及該產業的歷史與地位,接下來人物會做一個關於該地的簡單問答。答對後可以蒐集臺車九號的碎片,答錯也有再次回答的機會。結束時會有紀念鋼印所在地點的提示,提供消費者前去觀光並使用同專案火車模型拍照體驗的動機。
▍專案介紹
⑰ 崗好:海女採海菜體驗&漁村歡迎你
▍團隊簡介
「 崗好」,創作作品「海女採海菜體驗&漁村歡迎你」,來自銘傳大學(桃園校區),榮獲2023 XR 實境教育創意大賞 學生組-大專院校組:XR 新媒體內容創作 優勝獎。
▍創作動機理念
馬崗當地孕育許多有關台灣東北角的「海的文化」,而我們在實際走訪後除了發現馬崗漁村是台灣海女最密集的漁村外,漁村內還有因靠海的地理環境而建的獨特「百年石頭厝」。隨著時代的改變,漁村內的種種文化逐漸沒落與人口外流,再加上財團收購土地,使得當地居民的住所可能因此被強制拆遷。希望可以藉此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到馬崗漁村,以及了解台灣的海女文化,促使大家有興趣親自造訪馬崗漁村,傳承這些文化。
▍專案特色
海女小闖關(闖關遊戲):運用海女採收作物(石花菜、紫菜、螺類)的三種場景以及選取對應的三種工具,讓使用者認識海女採集作物的方法。
漁村歡迎你(觀賞體驗):AR 辨識圖的畫面為馬崗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屋頂上所觀看到的場景,點擊貓爪後,由當地小貓帶領使用者能更近一步看到馬崗的街景,同時居民們也會出現在街道中熱情招呼歡迎使用者的到訪,從原本冷清的街道變得熱鬧起來。
▍專案介紹
下載安裝 MAKAR Viewer
當您完成專案後,可使用行動裝置搭配 MAKAR Viewer 體驗專案,並且在 MAKAR Editor 進行修改儲存後,即可同步至 MAKAR Viewer,即時瀏覽體驗您的專案。MAKAR Viewer 支援 Android 以及 iOS 雙系統,不僅能輕鬆體驗 XR 內容,還能探索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專案。
MAKAR Viewer 下載資訊
【軟體名稱】:MAKAR Viewer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日文
【硬體需求】:Android 支援 7.0 以上;iOS 支援 12.0 或以上版本 ,支援 iPhone6s 以上機。
【下載位置】:Android 下載、iOS 下載
在行動裝置上註冊您的 MAKAR 帳號
註冊 MAKAR 帳號管道多元,包括在網站上註冊您的 MAKAR 帳號,當然,您也能打開 MAKAR Viewer ,直接於軟體介面中註冊您的 MAKAR 帳號,讓整體操作流程更加快速,下面將說明在行動裝置中註冊 MAKAR 帳號的流程。
1. 在您的行動裝置上點擊 MAKAR Viewer。 | 2. 進入登入頁面,點擊「登入/註冊」。 |
3. 點擊「註冊」。 | 4. 輸入您的註冊資訊後,點擊「下一步」。 |
5. 填寫您的個人資料,點擊「註冊」。 | 6. 請在喜好設定中選擇至少一種類型後,點選「確認」。 |
7. 註冊成功,順利進入推薦專案區,這裡將根據您在上一步驟中選擇的喜好,推薦相關專案。 |
使用第三方帳號完成 MAKAR 帳號註冊
MAKAR 提供第三方登入,且註冊即登入,可快速完成您的帳號註冊,您可以打開 MAKAR Viewer ,直接於軟體介面中使用第三方帳號進行註冊,第三方登入:Google、1Campus、Apple,下面流程以 Google 帳號為例。
※ 欲詳細了解每個第三方登入流程的畫面,可參考 MAKAR Editor 教學中 使用第三方帳號完成 MAKAR 帳號註冊 的部分。
1. 在您的行動裝置上點擊 MAKAR Viewer。 | 2.點選「登入/註冊」。 |
3. 進入登入頁面,下方有三種第三方登入的icon,點選最左側的 Google icon。 | 4. 跳出視窗,點選「繼續」。 |
5. 輸入您的 Google 帳號資訊。 | 6. 登入成功後,畫面跳回軟體頁面,請在喜好設定中選擇至少一種類型後,點選「確認」。 |
7. 註冊成功,順利進入推薦專案區,這裡將根據您在上一步驟中選擇的喜好,推薦相關專案。 |
使用帳號登入 MAKAR Viewer
如果您尚未有 MAKAR 帳號,MAKAR 提供多種管道註冊帳號,請先根據您的需求點選相關教學。
- 從網站或 MAKAR Editor 註冊:在網站上註冊您的 MAKAR 帳號、使用第三方帳號完成 MAKAR 帳號註冊
- 從 MAKAR Viewer 註冊:在行動裝置上註冊您的 MAKAR 帳號、使用第三方帳號完成 MAKAR 帳號註冊
※ 若您使用第三方帳號註冊,因註冊即登入,可參考相關的註冊教學即可。
若您已擁有 MAKAR 帳號,請參考以下的登入流程。
在 MAKAR Viewer 登入帳號
1. 打開 MAKAR Viewer,點擊「登入/註冊」。
2. 在登入頁面輸入您的帳號密碼。
3. 登入成功,畫面跳轉至您的個人頁面。
訪客模式進入 MAKAR Viewer
訪客模式因無帳號,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基礎功能如調整喜好設定、系統設定和通知設定仍可使用,但關於個人的相關功能,如收藏專案、關注作者等,則無法使用。
※ 若要以帳號登入 MAKAR Viewer,請參考 使用帳號登入 MAKAR Viewer 教學文章。
1. 打開 MAKAR Viewer,點擊「開始體驗」。
2. 順利進入 Viewer 畫面。
更改語言設定
MAKAR Viewer 支援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英文介面,您可以隨心所欲更改介面的語言,使用 MAKAR 帳號和訪客模式的更改路徑略有不同,下面將分別介紹更改語言的流程。
使用 MAKAR 帳號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系統設定」。 | 4. 點選「系統語言」。 |
5. MAKAR Viewer 支援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英文,調整您欲想更換的語言。 |
使用訪客模式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 2.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系統設定」。 |
3. 點選「系統語言」。 | 4. MAKAR Viewer 支援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英文,調整您欲想更換的語言。 |
調整專案體驗品質
在 MAKAR Viewer 中,您可以調整專案中的陰影效果、模型細節和畫面更新頻率,並提供從低到高的不同選項,以適應您的體驗需求,使用 MAKAR 帳號和訪客模式的更改路徑略有不同,下面將分別說明調整的流程及細節。
使用 MAKAR 帳號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系統設定」。 | 4. 可看見各品質設定。 |
使用訪客模式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系統設定」。 |
3. 可看見各品質設定。 |
各品質說明
品質說明 | |
陰影品質 |
3D 模型有陰影效果,如果使用燈光可以加強陰影。陰影品質可調整為關閉、低、中、高三個級別,品質越高,陰影越平滑。 |
模型品質 | 除了預設素材外,基本上 3D 模型的材質中都包含貼圖,模型品質可調整為低、高,品質越高,貼圖越精緻。 |
目標幀數 | 調整專案中的動態畫面之更新頻率,範圍從每秒 30 到 60 幀,幀數越高,畫面更新越快。※ 高幀數的效果會依據手機的規格而有所不同,如果規格較低,高幀數可能無法完全展現。 |
陰影差別
調整為低的情況:影子邊緣呈鋸齒狀 | 調整為高的情況:影子邊緣較平滑 |
※ 模型本身的品質差異比較細微,其差異性也與本身的貼圖材質有關。
調整為較低的情況:較易看出瑕疵。 | 調整為較高的情況:不易看出瑕疵且整體更加細緻。 |
調整您的偏好類別
MAKAR Viewer 中「推薦專區」裡有許多專案,這些專案即根據您的喜好進行推薦,此設定會在首次申請帳號時供您選擇,中途也能調整這些偏好類別,隨時符合您喜愛的專案類別。因使用 MAKAR 帳號和訪客模式的更改路徑略有不同,下面將說明相應的調整的流程。
使用 MAKAR 帳號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喜好設定」。 | 4. 進入喜好設定畫面,類別包羅萬象,包含音樂、藝術設計、教育、醫療等等,請至少選擇一個類別。 |
使用訪客模式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喜好設定」。 |
3. 進入喜好設定畫面,類別包羅萬象,包含音樂、藝術設計、教育、醫療等等,請至少選擇一個類別。 |
開啟/關閉推播通知
MAKAR Viewer 中的推播通知,可選擇開啟或關閉,因使用 MAKAR 帳號和訪客模式的更改路徑略有不同,下面將說明對應的流程。
使用 MAKAR 帳號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通知設定」。 | 4. 開啟/關閉推播通知。 |
使用訪客模式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通知設定」。 |
3. 開啟/關閉推播通知。 |
檢視 MAKAR Viewer 當前版本
MAKAR Viewer 致力於提升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不斷根據用戶反饋進行更新,您可以隨時瀏覽當前版本,因使用 MAKAR 帳號和訪客模式的更改路徑略有不同,下面將分別說明如何瀏覽當前的版本。
使用 MAKAR 帳號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關於 MAKAR」。 | 4. 查看 MAKAR Viewer 當前版本。 |
5. 如需要查看詳細的版本資料,請回到個人頁面點選鈴鐺「」。 | 6. 這裡會顯示最新版本的修正內容(此功能訪客模式無法使用) |
使用訪客模式進入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icon。 | 2.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關於 MAKAR」。 |
3. 查看 MAKAR Viewer 當前版本。 |
調整您的個人資料
當您利用 MAKAR 帳號登入 MAKAR Viewer 之後,即有您專屬的個人頁面,您可以根據需求調整介面顏色、更改大頭貼、新增自我介紹等等,下面將說明調整個人資料的流程。
進入個人資料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個人資料」。 | 4. 進入調整個人資料的畫面。 |
個人資料項目
項 目 說 明 | |
1. 大頭照 | 更換您個人帳戶的大頭貼。 |
2. 封面圖 | 更換您個人帳戶的封面圖。 |
3. 主題色設定 | 介面調整為白色或黑色。 |
4. 自我介紹 | 新增您的自我介紹。 |
5. 暱稱 | 修改須使用 MAKAR Editor,詳細流程請查看最底下說明。 |
6. 性別 | 選擇男性、女性、不透漏。 |
7. 生日 | 更新您的生日。 |
8. 職業 | 選擇您的職業。 |
9. 國家 | 選擇您位在的國家。 |
修改暱稱
如果需要修正您的暱稱,請打開 MAKAR Editor 進行調整。
1. 在 MAKAR Editor 首頁,點擊右上角帳號。
2. 點擊「個人資訊」。
3. 跳出個人資訊視窗,請在「暱稱」欄位做修改,確認後即可在您的 MAKAR Viewer 上看見更新後的暱稱。
移除您的 MAKAR 帳號
如果您想移除 MAKAR 帳號,可在 MAKAR Editor 或 MAKAR Viewer 上進行移除,移除後便會清除帳號內的所有內容。若想使用 Editor 刪除帳號,請參考 移除您的 MAKAR 帳號 之教學。下面將說明使用 Viewer 刪除帳號的流程。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點選設定「」。 |
3. 進入設定的畫面,點選「帳號設定」。 | 4. 點擊「刪除帳號」。 |
5. 跳出刪除帳號視窗,點選「確認」。 | 6. 輸入您的密碼並點選「確認」即可刪除,刪除後將清除所有內容。 |
7. 若是第三方登入的帳號,依照指示輸入「刪除」後,點選「確認」即可刪除帳號。 |
查看您的創作/收藏專案
當您將專案發布後,可以在您的個人頁面瀏覽已發布的專案。除了查看自己的專案之外,您還可以使用 MAKAR Viewer 瀏覽全世界的 XR 專案,並將喜愛的專案納入收藏。以下將說明如何查看您的創作及收藏專案的流程。
進入個人頁面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 |
查看您的創作
1. 點擊「創作」區,這裡將會顯示您已發布的專案。 | 2. 點選右下角篩選「」。 |
3. 針對需求篩選專案類型。 | 4. 顯示篩選後的專案。 |
查看您的收藏
1. 點擊「收藏」區,這裡將會顯示您已發布的專案。 | 2. 點選右下角篩選「」。 |
3. 針對需求篩選專案類型。 | 4. 顯示篩選後的專案。 |
查看您的粉絲/關注作者
MAKAR Viewer 可以隨時查詢您的粉絲和關注的作者,以下將說明如何查看這些資訊。
進入個人頁面
1. 點選右下角人像「」。 | 2. 進入個人頁面。 |
1. 點選「粉絲」。 | 2. 瀏覽關注您的粉絲。 |
1. 點選「關注」。 | 2. 瀏覽您關注的作者。 |
瀏覽最新消息
在 MAKAR Viewer 中,有關 MAKAR 相關的消息都統整至最新消息的頁面裡,下面將說明瀏覽最新消息的流程與細節。
1. 點選左下角 MAKAR「」。
2. 進入最新消息區。
最新消息說明 | |
1. 輪播封面圖 |
|
2. 活動資訊 | 提供 MAKAR 每月快閃活動(線上 XR 講座)的消息。 |
3. 新聞文章 | 提供 MAKAR 官網最新案例、專案製作等文章。 |
瀏覽專案作品
使用 MAKAR Viewer 瀏覽全球作品時,系統會在「推薦專區」根據您選擇的偏好類別推薦相應的專案作品。您同時也可以瀏覽附近專案和追蹤專案。以下將詳細說明瀏覽流程及各區塊的細節。
※ 瀏覽專案作品應為預設畫面,若沒顯示,請點選下方方塊「」進入。
推薦專案
- 這裡會根據您設定的偏好類別,推薦您可能會喜歡的專案。
- 欲修正偏好類別,請查看 調整您的偏好類別 的教學。
附近專案
- 點擊「搜尋附近專案」搜尋附近有開啟 GPS 辨識的專案。
- 欲開啟 GPS 辨識的專案,只能在半徑 150 公尺之內,若使用者不在該地標附近,則無法啟動專案。
- 關於專案開啟 GPS 辨識功能, 請參考 MAKAR Editor 中的 完成基本專案設定 的教學。
追蹤專案
- 這裡會推薦您已關注的作者的專案。
- 如果您是以訪客模式登入,這裡會顯示 MAKAR 官方帳號的專案。
搜尋專案作品
使用 MAKAR Viewer 時,您可以直接透過「搜尋」功能尋找專案。搜尋頁面還包含搜尋記錄、熱門搜尋、精選類別、執行歷史記錄,以下將說明搜尋專案作品的流程與細節。
1. 點選右下角搜尋「」。
2. 進入搜尋專案作品區。
搜尋說明 | |
1. 搜尋區 | 輸入作者 ID 或作品關鍵字進行搜尋。 |
2. 掃描 QR code | 開啟掃描機制,可掃描其他作者或專案 QR code,也可顯示自己的 QR code。 |
3. 搜尋紀錄 | 顯示您曾經搜尋過的記錄。 |
4. 熱門搜尋 | 顯示目前搜尋度最高的關鍵字。 |
5. 精選類別 | 透過精選類別瀏覽相關專案。 |
6. 執行歷史錄 | 顯示您曾經開啟過的專案記錄。 |
查看精選類別
在 MAKAR Viewer 的搜尋頁面中有「查看精選類別」區域,包括藝術設計、音樂、生活、教育和攝影等多項類別,這些類別方便使用者瀏覽各領域的專案。
1. 點選右下角搜尋「」。
2. 精選類別置於頁面中央,點擊其中一項類別。
3. 開始瀏覽與類別相關的專案!
4. 點選左上方選項可快速更改類別。
追蹤您喜愛的專案
當您遇到喜愛的專案時,可以將其專案納入收藏,以便隨時重複觀覽和體驗。以下將說明收藏專案的方法。
收藏喜愛的專案
欲觀覽已收藏專案,請參考 查看您的創作/收藏專案 之教學。
1. 瀏覽不同專案時,可直接點擊專案右上方的「」,快速儲存。 | 2. 在專案頁面點擊左側「收藏專案」,即可儲存。 |
分享喜愛的專案
1. 在專案頁面點擊「分享專案」,可複製專案連結。 |
2. 在專案頁面點擊「QR code」以掃描進入專案,或將其 QR code 儲存為圖片,以利分享。 |
體驗各類型專案
在 MAKAR Viewer 中,點擊「開始體驗」即可開始體驗專案。各類型專案有不同的體驗方式及注意細節,接下來將說明體驗各類型專案的流程。
內容目錄
|
各類型專案圖示
瀏覽專案作品時,您可以在專案封面的右下角看到對應的類型圖示。以下將說明每個圖示所代表的類型。
類型圖示 | |
圖像辨擴增實境 | |
混合實境 | |
延展實境 | |
虛擬實境 | |
手勢擴增實境 | |
集點卡模組 ※ 此類型為圖像辨識 | |
刮刮卡模組 ※ 此類型為圖像辨識 | |
問答模組 |
體驗圖像辨擴增實境
▶ 開啟專案後,出現方形掃描框,掃描指定的辨識圖後即可觸發物件。
- 體驗說明
- 體驗過程
體驗混合實境
▶ 開啟專案後,對著平坦的地面進行掃描,將物件創建在空間中。
- 體驗說明
- 體驗過程
體驗延展實境
▶ 延展實境結合了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以及混合實境(MR),並且能根據需求自由切換場景功能,因此體驗方式可直接參考各類型專案。
體驗虛擬實境
▶ 將手機轉為橫向以體驗虛擬實境,中央的白點可用來觸發物件。
- 體驗說明
- 體驗過程
體驗手勢擴增實境
▶ 開啟專案後,顯示手部形狀的虛線,將您的手放上去即可觸發物件。
- 體驗說明
- 體驗過程
- 固定左右手偵測
開啟
|
關閉
|
舉例:開啟後,如果最初偵測到的是左手,那麼當您將右手放上去時,物件將會顛倒顯示,因為系統已固定為左手辨識。
1. 集點卡
▶ 開啟專案後,出現方形的掃描框,掃描指定的辨識圖,即可觸發集點卡,集點卡依圖像辨識模式,掃描圖片即可集點。
- 體驗過程
2. 刮刮卡
▶ 開啟專案後,出現方形的掃描框,掃描指定的辨識圖,即可觸發刮刮卡,滑動手指刮開圖片體驗。
- 體驗過程
體驗問答模組
▶ 根據設定的方式(直接啟動/點擊物件啟動)觸發問答模組,出現題目及選項即可開始回答。
- 體驗過程
使用錄影/拍照功能
使用 MAKAR Viewer 體驗專案時,您可以使用錄影及拍照功能,隨時記錄您的體驗過程,下面將說明如何操作這些功能。
拍照功能
1. 選擇下方拍照選項,點擊「」。
2. 拍攝後照片自動儲存在行動裝置的相簿裡。
錄影功能
1. 選擇下方錄影選項,點擊「」。
2. 開始錄影,結束時點選「」,影像自動儲存在行動裝置的相簿裡。
切換體驗模式
使用 MAKAR Viewer 體驗專案時,您可以在 XR 模式和 Model 模式之間隨心切換,盡情享受 XR 的魅力。以下將說明如何切換體驗模式及其操作細節。
XR 模式與 Model 模式
以 VR 專案為例:
XR 模式:依照專案性質體驗專案本身。 |
Model 模式:瀏覽模型本身。 |
操作細節
以 MR 專案為例,當您點進 Model 模式時,可見右上方有兩個圖示:
1. 模型回歸:點擊「」,模型回歸至原始動畫及原始位置。 | 2. 瀏覽更多:點擊「」,出現「查看詳細」與「操作教學」。 |
關於瀏覽更多:
查看詳細:可瀏覽專案說明。 |
操作教學:可查看專案體驗方式。 |
分享您的專案
在 MAKAR Viewer 中,您可以透過複製連結或下載 QR code,將您的專案分享出去。以下將說明分享專案的流程。
1. 請先至您的創作頁面,點擊欲分享的專案。
分享您的專案
1. 點擊「分享專案」,可複製專案連結。 |
2. 在專案頁面點擊「QR code」以掃描進入專案,或將其 QR code 儲存為圖片,以利分享。 |
更改您的專案封面
專案的封面是他人瀏覽專案時第一眼看到的印象,您可以根據專案的性質,更換合適的封面,以吸引其他創作者的關注。以下將說明如何更改您的專案封面。
1. 請先至您的創作頁面,點擊欲調整的專案。
2. 點擊右上角的三點圖示。
設定您的專案瀏覽權限
在 MAKAR Viewer 中,您可以針對個別專案更改瀏覽權限,共有四種設定:公開、僅限知道連結的使用者、邀請以及私人(僅限本人)。以下將說明如何更改權限以及各權限設定的詳細說明。
1. 請先至您的創作頁面,點擊欲更改的專案。
2. 點擊右上角的三點圖示。
四種權限說明
權限說明 | |
公開 | 所有人皆可看到此專案。 |
僅限知道連結的使用者 | 設定後將提供一組連結,僅能透過此連結進入專案。 |
邀請 | 輸入 MAKAR 創作者的 Email,邀請他人瀏覽專案。 ※ 必須是已註冊為會員的信箱,如果對方沒有 MAKAR 帳號,僅輸入電子信箱將無法查詢到此人。 |
私人(僅限本人) | 僅自己能看到此專案。 |
僅限知道連結的使用者
邀請
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是什麼?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利用整合性技術,提供視覺、聽覺,甚至觸覺上的全方位體驗,使人仿彿置身於虛構的現實中,透過戴上VR頭戴裝置,操作控制器在虛擬空間中自由移動與互動,以達沉浸式的體驗與感受。搭配 MAKAR Editor 製作 VR 專案,不但可以建造專屬個人的 VR 場景,還能自由調整觸發的數位內容,打造獨一無二的虛擬環境,實現創作元宇宙的豐富體驗。
如何創建虛擬實境專案?
1. 在 MAKAR Editor 左側點選「建立新專案」。
2. 跳出建立專案欄,類型點選「虛擬實境」。右側欄位請參考 完成專案基本設定 之教學設定基本欄位。
3. 在右側專案類型設定欄位,選擇一張 360 環景圖,MAKAR 設有一張預設環景圖, 未來您已上傳的環景圖都會在此預覽呈現,請選擇一張環景圖後點選「確認」。
4. 成功進入虛擬實境專案。
5. 點擊「新增」→ 「環景素材」,跳出新增環景的選項,您可以單純新增環景圖(JPG、PNG、JFIF)及環景影片(MP4),或貼上 Youtube 環景影片連結。
6. 新增的環景圖會出現在素材庫,將環景圖拖曳至場景中便可更換環景圖。
7. 點擊「」可新增場景。關於場景跳轉之功能設定,請參考 新增互動功能 之教學。
延伸閱讀:
啟動 Web XR 方法
啟動 Web XR 方法
當您在 MAKAR Editor 完成專案時,通常會使用 MAKAR Viewer 來開啟專案,而除了 MAKAR Viewer 之外, MAKAR 同時提供以 URL 網站格式發布專案的服務,讓您無須安裝任何軟體,即可以立即體驗專案,下面將以 AR 圖像擴增實境為例,說明啟動 Web XR 的流程。
1. 在 MAKAR Editor 首頁,選擇已完成的專案點擊「」→ 「分享專案」。
2. 跳出分享專案視窗,在 Web XR 點選「複製連結」,將複製的連結傳至您的手機或平板。
3. 利用手機或平板點開連結,進入 Web XR 流程。
Web XR 的操作方式
※ 體驗這些流程時,網站通常會請求取得您的操作、方向資訊及相機使用權,請點擊「允許」,以順利進行體驗。
▲ 點擊「Model View」直接觀看模型本身。 | ▲ 點擊「XR」體驗整個專案流程。 | ▲ 點擊「Target Download」顯示圖像辨識,點擊「Donload Target」即可下載。 |
手機/平板的使用方式
▲ 單指拖動:第一人稱視角旋轉模式 | ▲ 雙指拖動:第一人稱視角平移模式 | ▲ 雙指捏合縮放:第一人稱視角縮放模式 |
製作 AR 拍照框
製作 AR 拍照框
MAKAR Editor 提供多種專案類型,如果您想要製作 AR 拍照框,基本上可以使用所有五種專案類型來進行,因為其核心功能在於 2D 模式的應用,2D 模式功能在所有專案類型中均可使用,使得製作 AR 拍照框更加靈活和便捷。
內容目錄 |
建立 AR 拍照框之流程
MAKAR Editor 的五種專案類型,皆可使用 2D 模式功能建立相片框,差別在於觸發相片框的方式略微不同。
- 直接觸發 AR 拍照框:混合實境、虛擬實境、延展實境
- 間接觸發 AR 拍照框:圖像擴增實境、手勢擴增實境
本次使用的教學素材,可點擊 AR 相片框 下載相關的素材。
接下來將各自說明,由虛擬實境及圖像擴增實境建立 AR 拍照框的流程。
1. 在 MAKAR Editor 首頁,點擊「建立新專案」。
2. 跳出選擇專案類型視窗,點選「虛擬實境」,再按下「確認」。
3. 進入虛擬實境專案,在場景物件中點擊「VR 場景」。
4. 右側跳出虛擬實境的圖像選擇,點選「環景圖」→「預設相機」。
5. 接著在場景右上方點擊「3D」,將模式轉換成 2D 模式。
6. 進入 2D 模式後,從右側拉 2D 素材至場景中。
7. 調整圖片並將其放置在適當的位置。
※ 如果您需要調整 2D 尺寸,請務必依據使用者設備的尺寸進行調整,而不是針對圖像素材的尺寸,這樣可以確保顯示效果的最佳化,避免跑版問題。有關尺寸調整步驟,請參考 在 2D 模式下編輯 教學。
8. 調整完成後,點擊「保存專案」→「發布專案」,就可以開始體驗 AR 相片框!
※ 發布專案前須設定專案類型,未設定者請點選上方「檔案」→「專案設定」選擇類別進行設定。
1. 在 MAKAR Editor 首頁,點擊「建立新專案」。
2. 跳出選擇專案類型視窗,點選「圖像擴增實境」,再按下「確認」。
3. 進入圖像擴增實境專案,在場景右上方點擊「3D」,將模式轉換成 2D 模式。
4. 進入 2D 模式後,從右側拉 2D 素材至場景中。
5. 調整圖片並將其放置在適當的位置。
※ 如果您需要調整 2D 尺寸,請務必依據使用者設備的尺寸進行調整,而不是針對圖像素材的尺寸,這樣可以確保顯示效果的最佳化,避免跑版問題。有關尺寸調整步驟,請參考 在 2D 模式下編輯 教學。
6. 調整完成後,點擊「保存專案」→「發布專案」,就可以開始體驗 AR 相片框!
※ 發布專案前須設定專案類型,未設定者請點選「檔案」→「專案設定」選擇類別進行設定。
體驗 AR 拍照框
在 MAKAR Editor 完成您的 AR 拍照框後,您可以透過 MAKAR Viewer 或 Web 兩個方式進行體驗,下面將說明體驗的流程。
1. 由 MAKAR Viewer 開啟專案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從 MAKAR Editor 取得專案連結:
步驟一 | 步驟二 |
在搜尋欄輸入您的 ID 或專案名,選擇欲體驗的專案,最後點擊「開始體驗」。
步驟一 | 步驟二 | 步驟三 |
2. 成功開啟 AR 相片框:
1. 在 MAKAR Editor 首頁,對著欲體驗的專案點擊「」→ 「分享專案」。跳出分享專案視窗,在 Web XR 點選「複製連結」。
步驟一 | 步驟二 |
2. 利用手機或平板點開連結,進入 Web XR 流程。
※ 有關 Web XR 詳細操作,請觀看 啟動 Web XR 方法 之教學。
3. 成功開啟 AR 相片框:
新增您的素材
新增您的素材
新增素材至您的素材庫
於左側素材庫點選「新增」,上傳圖片、影片檔、3D模型、音樂、環景素材。
在線上素材庫中下載素材
於左側素材庫點選「線上素材」,提供 MAKAR 素材庫及 Sketchfab 素材庫。 點擊「」觀看素材、點擊「」下載模型。
1. MAKAR 素材庫點擊「」觀看素材、點擊「」下載模型。 | 2. Sketchfab 素材庫需要註冊帳號並登入才能進入素材庫,點擊「免費註冊」可以進行註冊。 |
如果您已上傳自己的模型或是由線上素材庫下載模型,您可以從素材庫直接拖曳至場景中,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進行創作!
延伸閱讀:
管理您的素材庫
管理您的素材庫
MAKAR Editor 中的素材庫可容納 3D 模型、圖片、媒體等多種類型的素材,您可以利用基本功能來妥善管理素材庫,包含移動素材、新增資料夾、刪除素材、匯出素材、搜尋素材,以下將說明管理 MAKAR 素材庫的基本功能。
內容目錄 |
- 選取素材並按壓左鍵進行拖曳,依照您的需求排序素材。
▲ 按右鍵新增資料夾 | ▲ 雙擊資料夾重新命名 |
- 在素材庫中按右鍵,跳出「」,針對需求拖曳素材至資料夾做整理。
- 對著資料夾名稱點擊兩下,可重新命名此資料夾。
刪除素材
- 在素材庫中選取素材,點擊底下的「」,即可刪除此素材。
從素材庫中匯出您的素材(下載素材)
在您的素材庫中可以透過下載,匯出素材至您的電腦。
匯出素材有兩種路徑:
▲ 從素材庫下載 | ▲ 從我的素材庫下載 |
- 在素材庫中選擇欲匯出的素材,點擊底下的「」,選擇您在電腦的儲存路徑,即可完成素材匯出。
- 點擊「視窗」→「我的素材庫」,跳出我的素材庫視窗,選擇欲匯出的素材,點擊底下的「」,選擇您在電腦的儲存路徑,即可完成素材匯出。
搜尋您的素材庫
搜尋素材有兩種路徑:
▲ 從素材庫搜尋 | ▲ 從我的素材庫搜尋 |
- 在素材庫底下的搜尋框打上素材名,尋找您的素材。
- 點擊「視窗」→「我的素材庫」,跳出我的素材庫視窗,在底下的搜尋框打上素材名,尋找您的素材。
延伸閱讀:
管理您的辨識圖
管理您的辨識圖
若您想要管理辨識圖,在 MAKAR Editor 首頁點選「視窗」→「辨識圖」,打開辨識圖庫。
新增辨識圖
點選「」可新增辨識圖。
刪除辨識圖
選取其中一張辨識圖並點選「」可刪除辨識圖。
下載辨識圖
選取其中一張辨識圖並點選「」可下載辨識圖。
辨識圖被鎖定
如果辨識圖被鎖定,代表您目前有專案正在使用這張辨識圖,不可刪除。若要刪除辨識圖,請先移除專案再執行刪除。
延伸閱讀:
常見的素材問題
常見的素材問題
如果您在使用 MAKAR Editor 時,碰到一些素材上的常見問題,可點擊「幫助 → 常見問題」,打開常見問題視窗,下面將說明可能會遇到的素材問題與解決方式。
1. 檢查遺失素材 | 如果在您的素材庫找不到已下載或已上傳的素材,但是可用容量卻減少,可點擊「檢查遺失素材」找尋遺失的素材。 |
2. 暫存清理 | 如果您的 MAKAR 容量越來越大,想要清理不必要的暫存空間,可點擊「暫存清理」釋放您的容量。 |
3. 高畫質 | 如果您的模型在匯入之後,動畫變得奇怪或不順暢,可點擊「高畫質」將效能調高,使模型正常運作。(高畫質模式需要更高的電腦效能) |
使用物件控制工具
使用物件控制工具
將不同物件拖曳至場景中時,可透過滑鼠左鍵點擊來「選取」物件,而當您點擊其中一個物件,即會出現物件控制的工具列,包含移動、旋轉、縮放三種功能,下列將說明物件控制工具的功能。
根據物件移動之需求,選擇對應的方向箭頭進行調整。 | |
根據物件旋轉之需求,選擇對應的顏色進行物件旋轉調整。 | |
|
根據物件縮放之需求,選擇對應的顏色進行物件旋轉調整, 在進行縮放功能時,建議選擇物件中央「白色方塊」進行等比例之縮放, 若以單軸顏色調整,物件將為成為非等比例之縮放方式。 |
使用 QWER 快捷鍵
由於物件控制工具使用頻率高,建議可以使用預設的快捷鍵,快速切換欲使用功能。 若您想要更改快捷鍵,請參考 更改快捷鍵設定 之教學 。
Q | 選取 |
W | 移動 |
E | 旋轉 |
R | 縮放 |
延伸閱讀:
使用滑鼠控制畫面
使用視角調整工具
文字工具
燈光工具
燈光工具
利用 MAKAR Editor 提供的預設功能,包含文字、燈光、路徑、形狀物件,能夠讓您的專案更加豐富,下列將說明文字工具的使用方式及功能。
預設物件工具列
新增燈光
1. 在左側素材庫上的工具列,拖曳「」至場景中。
2. 右側跑出燈光欄,您可以在此修改燈光模式、調整顏色等。
燈光模式說明
▲ 聚光燈 | ▲ 方向燈 | ▲ 點光源 |
聚光燈 | 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有色彩、位置及方向,屬於圓錐形照射範圍的燈光模式。 |
方向燈 | 由無限遠處照射的平行光線,只有色彩和方向,不含位置,屬於平行筆直的燈光模式。 |
點光源 | 有色彩和位置,但無單一方向,由中心球體向外擴散發光,屬於 360 度發射的燈光模式。 |
燈光功能說明
▲ 顏色 | ▲ 強度 | ▲ 範圍 |
▲ 角度 | ▲ 陰影及強度 |
顏色 | 可調整燈光顏色。 |
強度 | 可調整燈光強度。 |
範圍 | 可調整燈光由近至遠的照射。 |
角度 | 可調整燈光由小至大的角度。 |
陰影及強度 | 燈光照射物件後所產生的陰影。可選擇開啟或關閉,也可調整陰影強度。 |
延伸閱讀:
路徑工具
路徑工具
利用 MAKAR Editor 中的路徑工具,您可以創建物件的運動路徑並調整曲線,輕鬆控制物件在路徑上的移動,並可調整速度、啟動方式等,豐富動畫製作的可能性,下列將說明路徑工具的使用方式及功能。
預設物件工具列
新增路徑
1. 在左側素材庫上的工具列,拖曳「」至場景中。
2. 如果線段的間隔消失,可點選頭或尾的小方塊再次顯現。
新增 刪除 選取
在右側路徑工具中,有新增、刪除、選取三種切換功能。
新增線段的小方塊。 | |
刪除線段的小方塊。 | |
選取線段、小方塊。 |
移動 旋轉 縮放
可平移線段。
|
|
可旋轉線段並產生圓弧形的曲線。
|
|
可縮放間隔密度,越密集物件移動越慢。
|
物件跟隨
1. 點選「線段 → 選擇素材」,選擇場景物件或素材庫中的物件。
※ 在 VR 場景中可選取 camera 跟隨,VR 視角便會隨著線段移動。
2. 右側顯示動畫功能,點選播放查看物件移動路徑,也能讓物件回到原點。
3. 點選「…」,跳出詳細設定視窗。
-
物件位置:若物件已離開線段,可點選「回到起點」,讓物件移到線段原點。
-
移動速度:利用一秒鐘移動的距離,改變移動速度。
-
啟動方式設定:立即執行、延遲執行;單次、循環。
總控制點
在左右側點選「+」,頭尾會跟著增加一小方塊。
預設素材
預設素材
利用 MAKAR Editor 提供預設的 3D 與 2D 的素材,能夠讓您的專案更加豐富,打開編輯器後,您可以直接在素材庫看見「預設素材」的資料夾。
預設素材
▲ 2D 素材 | ▲ 3D 素材 |
新增預設素材
1. 在左側素材庫中拖曳形狀物件至場景中。(以 3D 物件為例)
2. 由於物件為 3D 物件,右側會顯示材質球欄,您可以在此調整物件的材質球屬性。
有關調整材質球的流程,請參考 調整與新增材質球 之教學。
延伸閱讀:
在 2D 模式下編輯
在 2D 模式下編輯
在 MAKAR Editor 中,除了編輯 3D 功能之外,也能夠在編輯器中處理 2D 的素材,並且一鍵就能將 3D 模式轉換為 2D 模式,讓您操作自如,下列將說明如何轉換 2D 模式及基本功能。
切換 2D 模式
點擊場景右上角「」,即可從 3D 模式切換成 2D 模式。
在 2D 模式下處理素材
在素材庫中拖曳 2D 素材至場景中擺放,可縮放素材尺寸、旋轉素材。
調整 2D 尺寸
我們提供具有調整 2D 尺寸的功能,這項功能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因應不同使用者設備的尺寸需求,確保在各種設備上顯示的效果最佳化。
如果相片框的尺寸不符合設備的要求,可能會導致顯示異常或版面錯亂,因此,建議您在使用此功能時,根據您的設備來調整 2D 的尺寸。
1. 點擊右上角「」→「」,跳出版面尺寸,可調整 2D 介面尺寸。
2. 您可以在「PHONE」或「PAD」分類直接新增尺寸,或是在「名稱」內添加自訂義尺寸。
| |
▲ PHONE & PAD 尺寸 | ▲ 自訂尺寸 |
調整基本屬性
調整基本屬性
在 MAKAR Editor 編輯頁面的場景中,點擊物件後右側即跳出調整欄位,您可針對需求調整物件的基本屬性,而不同類型的物件能調整的基本屬性也有所不同,接下來將介紹物件調整的基本屬性及方法。
內容目錄
|
- 拖曳物件至場景後,右側顯示物件基本屬性欄。
-
屬性包含位置、旋轉、縮放,可依據您的需求直接輸入數值,或在xyz上按住左鍵拖曳來快速更改數值。
-
點選「」可快速讓物件的位置、旋轉、縮放皆重新回到預設。
-
點選「」可快速置換場上的物件。
-
拖曳音樂素材至場景後,右側顯示音樂欄。
-
可播放或暫停音樂、調整音量,及開啟循環播放。
調整 3D 素材動畫
-
拖曳夾帶動畫 3D 素材至場景後,右側顯示動畫欄。
-
根據模型自帶的動畫,點擊「名稱」可更換不同的動畫種類。
- 根據您的需求調整動畫「幀率」,並且觀看每個動畫的「時間軸」。
- 動畫切割:點擊「」跳出新增動畫視窗,利用拖曳時間軸,來擷取需要的動畫段落,並輸入名稱,最後點擊「」便能成功新增動畫。
- 拖曳 GIF 素材至場景後,右側顯示動畫欄。
- 動畫切割:點擊「」跳出新增動畫視窗,利用拖曳時間軸,來擷取需要的GIF 動畫段落,並輸入名稱,最後點擊「」即可成功新增 GIF 動畫。
調整材質球屬性
- 拖曳 3D 素材至場景後,右側顯示材質球屬性欄。
- 由於材質球的功能多樣,我們另外開設一系列材質球的教學文章,請至左側分類點選管理材質球庫的相關教學。
調整 2D 圖片
▲ 透明 | ▲ 不透明 |
- 拖曳 2D 圖片至場景後,右側顯示圖片設定欄。
- 透明代表圖片本身是透明的;不透明代表圖片本身是不透明的。
▲ 兩張皆為透明,相疊無法判斷前後落差。 | ▲ 按鈕圖調整為不透明,使圖在前。 |
-
以兩張 png 透明的圖片為例,當兩張帶有透明的圖片相疊時,由於皆為透明的情況下,系統無法判斷前後透明時產生交錯影響。因此,如果希望兩張帶有透明的圖片呈現明確的前後關係,可將後面的設置為「不透明」來解決前後交錯消失的問題。
邏輯
- 拖曳任何物件至場景後,右側顯示「邏輯」開關並點開,將物件設為邏輯物件。
- 在左上角點開「邏輯」,開始替物件排列欲觸發的編程;點擊「執行」可以預覽呈現。
- 由於邏輯使用方式複雜,我們有另外開設詳細的邏輯教學,請至左側分類點選邏輯積木的相關教學。
MAKAR快閃-一小時 3D 素材專攻班,XR 創作必須掌握的素材心法
一小時 3D 素材專攻班,XR 創作必須掌握的素材心法
想要獲取素材不再受限於拍攝或手繪!本月快閃課程邀請李燕秋老師,一小時內教你如何運用生成式 AI 創作素材,結合 MAKAR XR Platform,為你的 XR 創作增添無限可能。從 AR 到 VR ,深入解析素材的製作技巧,除此之外,老師還會大方分享實用的基礎邏輯功能應用。想要搭上元宇宙列車的你絕不能錯過!來體驗 AI 生成素材搭配 XR 創作的驚奇效果吧!
▌課程大綱
一、AR 素材製作技巧
二、VR 素材製作技巧
三、加碼回饋:MAKAR 程式積木基礎邏輯應用與素材整合
四、Q&A 時間
▌教師簡介
燕秋老師的教學風格兼具剪輯美感、生動創意和剪輯技巧,使她經常成為官方研討會、各級學校、教師培訓、企業機構及政府部門持續邀約的講師人選,而威力導演中文官方教學書及中文官方教學影片也是由她操刀。另外在師大進修推廣學院專職教授 EXCEL 實戰課程,班班爆滿且深受迴響。
▸君邑資訊有限公司執行長
▸燕秋老師教學團隊創辦人
▸20多年資訊軟體教學經歷
MAKAR快閃-如何用 5G 將 AR/VR 融入教學?快速打造獨家 XR 教材!
如何用 5G 將 AR/VR 融入教學?快速打造獨家 XR 教材!
迎接 5GVR 教學新時代!本月 MAKAR 快閃課程從 AR/MR/VR 教材開發到 3D 素材製作,再到實際教學應用,一站解決您在教育部的數位內容精進計畫、5GVR 教學融入 M1,M2 計畫上所有疑難雜症。無論學校使用何種載具設備,本次課程都能提供適用的解決方案,達到最佳教學效益。執行相關計畫的師生和收播端的校方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啦!趕緊加入 XR 教育應用最前線,掌握教學新高度!
( 本課程已經結束,觀看完整課程錄影檔請點擊此處 )
▌ 課程大綱:
【AR/VR/MR 教材製作】
1-1、XR數位教材創作方法與技巧
1-2、XR 程式教育應用技巧 (XR Blockly)
1-3、3D 素材製作 使用 3D Sacn 自行打造 3D 模型
【XR 教育執行實戰】
2-1、5G 收播端同步XR(AR/VR/MR)教學策略
2-2、多載具通用方法(HTC/Meta/大屏/生生用平板/手機/Web3.0)
【XR 教育範例鑑賞】
3、教育部XR實境教育創意大賞分享(全國性競賽)
4、Q&A時間
▌ 課程日期:
113 年 01 月 25 日 (四)
▌ 課程時間:
20:00-21:30 (1.5小時)
▌ 課程講師:
蔡雅雯 Lina 老師
MAKAR快閃-用手機打造自己的 3D 素材庫?MAKAR 3D Scan 全新應用解析!
用手機打造自己的 3D 素材庫?MAKAR 3D Scan 全新應用解析!
Lina老師帶你探索 MAKAR 3D Scan 的多元應用,並且教你如何將掃描出的 3D 模型素材快速導入 MAKAR Editor 軟體中做出有趣的 XR 專案。讓你用手機平板就能輕鬆打造3D素材庫,告別素材缺乏的煩惱!課程中也會示範空間掃描如何建立場景模型、物件掃描如何掃描物體,搭配新版 3D Scan 才有的「掃描精靈」功能,升級你的掃描體驗,輕鬆快速打造屬於自己的3D模型!
( 本課程已經結束,觀看完整課程錄影檔請點擊此處 )
▌課程大綱:
一、MAKAR 3D Scan 全新功能講解
1-1 場景掃描
1-2 物件掃描
1-3 掃描精靈
二、3D模型如何應用?
2-1 為模型賦予魔法的力量動起來
2-2 動起來還不夠,當然要放入我的元宇宙世界!
三、與 MAKAR Editor 串聯
3-1 MAKAR 全新功能展演
3-2 進入MAKAR 建立互動吧!
四、QA時間
▌課程日期:
112 年 11 月 30 日 (四)
▌課程時間:
20:00-21:00 (1小時)
▌課程講師:
蔡雅雯 Lina 老師
▌注意事項
為提升快閃課程體驗效率,請準備兩種載具。
載具1. 觀看線上 Meet 的載具,可使用電腦或平板。
載具2. 體驗 MAKAR 3D Scan,可準備手機或平板(平板較佳)。
並請先完成 MAKAR App 下載➡ https://www.makerar.com/app#download
MAKAR快閃-新手如何快速復刻 Unity AR/VR 專案?
9 月份 MAKAR 快閃 XR 免費講座又來啦,要繼續帶給大家滿滿的元宇宙應用知識囉!
( 本課程已經結束,觀看完整課程錄影檔請點擊此處 )新手如何快速復刻 Unity AR/VR 專案?
一般來說,現在我們看到的 AR/VR 應用內容,都是透過 Unity 這個遊戲引擎工具製作出來的,但對於沒有 IT 開發背景的人來說,如果不會 C# 等等的程式語言,是很難使用 Unity 來創作自己想要的 AR/VR 應用的,會需要非常大量的學習成本,也讓很多對於 XR 應用有興趣的玩家們望之卻步。
但是,今天我們就要來拆解 Unity 的 XR 專案製作流程,並且在 MAKAR Editor 軟體中進行複刻!我們將會從AR/VR邏輯的認識、架構梳理開始,告訴你實戰 XR 創作流程,MAKAR 邏輯積木 (blockly) 設計的應用 ,並且帶你實際製作與輸出一個完成的專案!即使不會任何一行程式碼,也能打造出自己的 AR/VR 內容!
準備好了嗎!快來參加這場融合實務與創意的精采課程吧!
1. AR/VR 教材分享與推薦
2. AR/VR 教材拆解步驟
2-1. 認識 AR/VR 邏輯
2-2. 釐清教材架構
2-3. 規劃教材流程
2-4. 製作素材與輸出
3. 實作與創建 AR/VR 教材成果
4. Q&A 時間
112 年 09 月 28 日 (四)
● 課程時間:20:00 ~ 21:30 (1.5 小時)
● 課程講師:蔡雅雯 Lina 老師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使用教學
MAKAR 推出 iPhone/iPad 版「MAKAR 3D Scan」APP,不須額外設備,掃描建立 3D 模型只需要一台 iPhone 或 iPad,就能夠將你喜愛的空間或物件快速建模,成為 XR 創作者最強大的助力。本次教學將詳細教你如何使用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APP。
內容目錄 |
---|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功能介紹
不須額外設備,掃描建立 3D 模型就是這麼簡單!在元宇宙的未來中,所有人都應能夠快速進入 XR 世界,而 MAKAR 3D Scan 就是從現實走入虛擬的那扇任意門,更是每個 XR 創作者最強大的 3D 建模輔助工具。
以下是更詳細的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功能說明:
1. 手機電腦即可掃描萬物:360 度繞著您想要製作成 3D 模型的物品拍下照片,將照片匯入 MAKAR 3D Scan,一台手機加上一台電腦的簡單流程,即可快速掃描產出 3D 模型。
2. 掃描精度自訂調整:擔心掃描出來的 3D 模型太大,又或者太小不夠精細?MAKAR 3D Scan 提供模型精度/模型去背等自訂選項,讓您依照自己的使用需求調整 3D 模型。
3. 支援豐富 3D 格式輸出:在 MAKAR 3D Scan 掃描製作的 3D 模型支援 USDZ / OBJ / GLB / STL 等 3D 格式輸出,讓您能無痛應用到各個平台之中。
4. 直接連動 MAKAR Editor 素材庫:登入您的 MAKAR 帳號,於 MAKAR 3D Scan 所掃描之 3D 模型將自動匯入至您的 MAKAR Editor 素材庫,無需其他步驟即可快速展開元宇宙 XR 編輯。
5. 解開 XR 元宇宙的枷鎖:輕鬆進入無限的 XR 世界。MAKAR 3D Scan 為您在現實和虛擬之間搭建橋樑!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硬體最低需求與下載
【軟體名稱】: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英文
【最低需求】:空間掃描需具有 LiDAR 鏡頭;物件掃描(掃描精靈)需具有 LiDAR 功能和 A14 Bionic 晶片或更高版本,iOS 或 iPadOS17 或更高階設備。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使用教學
【 基本功能介紹 】
➤ 掃描設定
1. 點擊左上角清單圖示,再點選「設定」。
2. 可設定空間掃描的範圍及網格簡化、物件掃描的輸出照片品質。
➤ 登入 MAKAR 帳號
1. 點選左上角清單圖示,再點選「個人資訊」。
2. 登入 MAKAR 帳號後,建立好的 3D 物件即可直接直接上傳至 MAKAR 編輯器。
➤ 專案重新命名
1. 在 3D 物件建立完成後,點擊三顆白點的圖示。
2. 點擊專案名稱,重新替專案命名。
【 空間掃描 】
1. 在 iPhone 或 iPad 打開手機版的 MAKAR 3D Scan,點選右上「+」。
2. 點選右側「空間掃描」。
3. 進入掃描空間,對準欲建立的場景,按下紅色按鈕開始讀取空間。一旦資料吸取成功,場景便逐步以網格建立,同時紅色區塊消逝,建議一邊移動一邊讓系統吸取空間,直到場景有被完全吸取後便可按下白色按鈕。
4. 接著進入「後製」步驟,畫面跳出解析度選項,可選擇低、中、高或是自訂來進行系統自動後製。
5. 接著點選「裁切」進入裁切步驟。
6. 依照指示修剪適當大小的場景,並按下「裁切」以利完成。若需要重新後製解析度或重新裁切場景,可再點選「後製」及「裁切」來回調整。
7. 場景建立完成,如需要重新後製、剪裁,可再次重新調整。
【 物件掃描 】
MAKAR 3D Scan 的物件掃描分為「掃描精靈」及「手動擷取」兩種功能,掃描精靈需要具有 LiDAR 功能和 A14 Bionic 晶片或更高版本,iOS 或 iPadOS17 或更高階設備;手動擷取只需要有照相功能即可建立模型,關於手動擷取的教學也曾於 MAC 版 MAKAR 3D Scan 使用教學 中介紹過。
使用掃描精靈,可以得到較多的深度資訊,建模會幾乎跟實品一樣;使用手動擷取,可以單純利用拍照掃描,較為方便。接下來將詳細說明「掃描精靈」及「手動擷取」兩種功能的使用方式。
➤ 掃描精靈
1. 在 iPhone 或 iPad 打開手機版的 MAKAR 3D Scan,點選右上「+」。
2. 點選左側「物件掃描」。
3. 點選左側「掃描精靈」。
4. 靠近目標並置中,點擊鎖定。
5. 物件周圍出現白色框框,可用手指調整鎖定大小,確認之後按下「開始掃描」。
6. 進入掃描頁面後,白點作為掃描中心,圍繞物件移動掃描並填滿軌道刻度。畫面底下同步呈現掃描現狀,白色代表刻度已填滿,填滿刻度便可進行下一步。
7. 以與物件保持距離、填滿刻度為目標掃描物件,至少需要掃描 20 張以上。當距離太遠、移動速度太等影響掃描狀況發生時,物件上方即跳出小提示來提醒使用者。
8. 當刻度填滿完成,畫面自動進入第二步掃描步驟,點選「繼續」,平行於物件再次掃描。
9. 當刻度填滿完成,畫面自動進入進入第三步掃描步驟,點選「繼續」,移至物件上方再次掃描。
10. 完成後跳出物件點雲的預覽,點擊「完成」。
11. 點擊「 iPhone 運算」建立模型。
12. 物件建立完成,點擊「 AR 預覽」以虛擬實境的方式在手機上查看物件。
➤ 手動擷取
1. 在 iPhone 或 iPad 打開 MAKAR 3D Scan,點選右上「+」。
2. 點選左側「物件掃描」。
3. 點選右側「手動擷取」。
4. 以拍攝清楚、填滿畫面、保持70%重疊率為目標,白色按鈕圍繞物件拍攝,建議正面、上面、下面至少各需要拍攝 20 張以上,便可進行下一步。
※ 拍攝越多張,建模細節越好,最多可拍攝 200 張。
5. 點擊「 iPhone 運算」建立模型。
6. 物件建立完成,點擊「 AR 預覽」以虛擬實境的方式在手機上查看物件。
【 3D 模型上傳至 MAKAR 編輯器 】
1.點擊紅框圖示,將掃描好的物件直接上傳至 MAKAR 編輯器。
※ 需要登入 MAKAR 帳號
2. 上傳至 MAKAR 軟體後,模型便會出現在素材庫。
【 輸出 3D 模型檔案 】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支援輸出掃描完成的 3D 模型,有便於創作 XR 專案。想要更了解 3D 檔案格式的區別和轉檔方法,請參考 解析 GLB,OBJ,STL 等常見 3D 檔案格式,同篇加映 Blender 轉檔教學!
1. 點擊紅框圖示,可支援輸出 3D 格式:USDZ、OBJ、GLB、STL
※ 輸出模型專屬 MAKAR 專業版帳號功能
2. 未升級帳號但想要輸出 3D 模型,可將 3D 模型先上傳至 MAKAR 編輯器,並點擊「視窗」→「我的素材庫」,選擇建模好的 3D 模型,最後點擊紅色圖示即可下載至電腦。
※ 此功能僅支援下載 GLB 格式。
解析 GLB,OBJ,STL 等常見 3D 檔案格式,同篇加映 Blender 轉檔教學!
在處理 3D 模型時,你可能使用過 FBX、OBJ、GLB 等檔案格式,而不同的檔案格式,使用方式及適用情境也會有所不同,這次的教學將帶你解析常見的 3D 格式、 MAKAR 支援哪些格式、如何轉檔合適的格式,讓你在處理模型時能節省更多時間。
內容目錄 |
---|
各種 3D 檔案格式介紹
【 FBX、OBJ、STL、GLB、USDZ 】
FBX |由 AutoDesk 公開的 3D 檔案格式。
檔案支援 3D 面向、紋理、骨架等數據,也支援音樂、影片元素。
如果需要輸出動態 3D 模型,建議使用 FBX。
OBJ|由 Wavefront Technology 公開的 3D 檔案格式。
檔案支援 3D 面向、紋理數據,但不支援動畫、音樂及影片等媒體數據。
由於可以記錄的數據類型相對 FBX 少,因此數據量再輕一些。
如果需要輸出靜態 3D 模型,建議使用 OBJ。
STL|由 3D Systems 公開的 3D 檔案格式。
主要用於 3D 列印及電腦輔助設計(CAD),不支援 3D 紋理數據。
通常會將 STL 數據載入到 3D 印表機中進行列印,輔助設計師產出樣板零件。
GLB|由 Khronos Group 公開的 3D 檔案格式。
一種經過優化的模型格式,可將模型的材質、紋理和動畫等資訊合併到單一檔案中。
可輕鬆在網路上顯示 3D 內容,有時被稱為 3D 版本的 JPEG。
檔案支援簡單的動畫,檔案通常較小。
USDZ|由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與 Apple 公開的 3D 檔案格式。
專門用來儲存 AR 圖像,包含播放音樂,iPhone 和 iPad 可使用 AR Quick Look 來瀏覽 USDZ,但僅限 iOS 產品使用。
【 3D 檔案格式比較表格 】
文件格式 |
目的 |
紋理 |
動畫 |
媒體 |
文件大小 |
---|---|---|---|---|---|
FBX |
3D 建模 |
外部紋理 |
支援動畫 |
支援音樂、影片 |
較大 |
OBJ |
3D 建模 |
外部紋理 |
靜態 |
不支援 |
適中 |
STL |
3D 列印 |
不支援 |
靜態 |
不支援 |
較小 |
GLB |
網頁上顯示 3D模型 |
紋理包含在一個檔案中 |
支援動畫 |
不支援 |
較小 |
USDZ |
Apple 設備上顯示 3D 模型 |
外部紋理 |
支援動畫 |
不支援 |
較小 |
MAKAR 支援的 3D 檔案格式
【 MAKAR 編輯器支援類型 】
MAKAR 編輯器支援上傳 FBX 及 GLB 兩種 3D 檔案格式,除了上傳自製的 3D 模型外,也能從 3D 素材網下載免費的物件,以 Sketchfab 為例,輸入欲找尋的物件並勾選可下載,接著找到喜歡的模型點選下載圖式,便可選擇下載 FBX 或 GLB 兩種格式。
※ 雖 MAKAR 編輯器中的線上素材庫,有直接提供 Sketchafab 的模型來源,可一鍵下載方便在編輯器操作,但往往從編輯器下載 Sketchafab 的模型,其預設檔案大小都是最大化,導致專案內容過大,如欲使檔案輕量化,建議從網站下載模型。
打開 MAKAR 編輯器,點選「新增素材」➔「3D 模型」並上傳 GLB 或 FBX 檔案,上傳完成模型即會出現在素材庫中,可拖曳至中央開始編輯創作。建議上傳 GLB 檔案,格式較小,速度較快。
凡於外部網站下載的免費模型,請於「專案設定」的描述欄附註作者來源。
【 MAKAR 3D Scan 輸出 3D 模型檔案 】
不管是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或是 MAC 版 MAKAR 3D Scan,當掃描建模完成後,皆提供給 MAKAR 專業版帳號 3D 檔案匯出之功能,支援匯出 USDZ、OBJ、GLB、STL 四種 3D 檔案格式。
▼ iPhone/iPad 版 MAKAR 3D Scan 輸出位置
▼ MAC 版 MAKAR 3D Scan 輸出位置
使用 Blender 轉檔教學
現今雖有許多線上 3D 轉檔的網站,方便了 XR 創作者使用,但線上轉檔往往有很多不確定性,造成模型毀損、動態失效等狀況時有所聞,若是想要洽當處理 3D 模型,使用 3D 軟體是最佳的選擇,而 Blender 是一個強大且免費的 3D 軟體,任何你在網路上得到的 3D 模型都可以用 Blender 檢查並轉檔,下列將以 Sketchfab 的 恐龍模型(created by pikabobalex) 為範例,敘述如何使用 Blender 軟體轉檔,讓 XR 創作更加輕鬆上手。
【 將 GLB 轉檔至 FBX 】
▌ 檢查檔案
1. 開啟 Blender,選擇「General」。
2. 選擇方塊按下delete,刪除預設的方塊。
3. 選擇「檔案」 ➔ 「匯入」 ➔ 「glTF2.0」,匯入欲轉檔的 3D 模型。
※ 模型名稱必須以英文為名,中文檔名無法匯入。
4. 點擊上方「Viewport Shading/視接口著色」檢查貼圖是否正常,貼皮有顯示出來即正常;點擊底下播放鍵檢查動畫是否正常。
▌ 重新排序
由於 FBX 能吃的效果相較 GLB 較少,若是直接將它轉檔成 FBX,輸出後的物件貼皮就會跑掉。因此,如果 3D 物件如下圖掛著許多效果器,在轉檔前就必須縮減效果器,接下來將講解如何只留下貼皮效果器。
1. 將介面切換至「Shading」,點擊模型後跑出紅框中的序列,檢查底下的序列是否有相連好。
2. 留下深紅色「Material/材質輸出」及棕色「Image Textureg/影像紋理」,其他效果器直接刪除。如果出現兩個棕色以上的影像紋理(貼皮),留下一個主要的影像紋理,其餘刪除。
3. 對著黑色區域按右鍵,依序點選「Add/添加」 ➔ 「Shader/著色器」 ➔ 「Principled BSDF」,並將它擺放至正中間。
4. 將「Image Texture/影像紋理」連至「Base Color/基礎色彩」、「BSDF」連至「Material/材質輸出」的「Surface/表面」。
5. 紅框中的區塊是模型內的各種材質球,切換後會跑出不同的序列。將每個有效的材質球都執行上述重新排序的動作。
6. 若材質球顯現出來的貼圖沒必要留下,需要刪除做整理,點擊右上方紅框圖示,並點選「Blender File/Blender 檔案」 ➔ 「Materials/材質」,便可以找到模型裡所有的材質球,按右鍵刪除不需要的材質球。
7. 也可以在這裡重新命名材質球名稱,以便整理。
▌ 打包貼圖影像
從外部下載的 3D 模型,容易掉貼圖的可能性仍高,操作 3D 模型的時候建議先「打包貼圖影像」,讓模型吃得到正確的貼圖,現在將說明如何打包模型的貼圖影像。
1. 紅框中的區塊是貼圖影像,首先判斷影像是否適合打包,以這個模型為例,應儲存恐龍的皮及眼睛影像。
2. 點選紅框圖示,接著點選「Image/影像」 ➔ 「Save As/另存為」。
3. 選擇 JPEG 格式,重新命名適合的影像名稱,最後另存為影像。將每個合適的影像依上述說明儲存打包。
※ 命名請以英文檔名為主。
▌ 輸出 FBX 檔案
1. 上述步驟都完成後,即可輸出檔案,點擊「Filel/檔案」 ➔ 「Exportl/匯出」 ➔ 「FBX」。
2. 在路徑模式(Path Mode)選擇「Copy/複製」並打開旁邊的小盒子,確保資料完好打包。
3. 物件若本身有動畫,拉開下方「Bake Animation/烘焙動畫」,點掉「NLA Strips/NLA片段」及「All Actions/全部動作」。
4. 將檔案存放在主資料夾(內有打包的貼圖影像),最後點擊「Export FBX/匯出 FBX」。
5. 成功將 GLB 轉檔為 FBX!
【 將 FBX 轉檔至 GLB 】
1. 點擊上方「Viewport Shading/視接口著色」檢查貼圖是否正常,貼皮有顯示出來即正常;點擊底下播放鍵檢查動畫是否正常。
2. 點擊「Filel/檔案」→「Export/匯出」→「glTF2.0」。
3. 成功將 FBX 轉檔為 GLB!
MAC 版 MAKAR 3D Scan 使用教學
這回 MAKAR 推出電腦版的「MAKAR 3D Scan」軟體,只要利用 MAC 就可以簡單創建 3D 模型!僅需要透過拍攝物體,將照片匯入軟體即可快速產生 3D 模型。本次教學將詳細書寫如何使用 MAC 版 MAKAR 3D Scan 軟體。
內容目錄 |
---|
MAC 版 MAKAR 3D Scan 功能介紹
-
手機和電腦掃描一切:只需將要轉為 3D 模型的物體拍攝照片,將其旋轉 360 度,將照片匯入 MAKAR 3D Scan,透過手機和電腦的簡單過程,即可快速掃描並產生 3D 模型。
-
可自訂掃描精度:擔心您的 3D 模型太大或缺乏細節?MAKAR 3D Scan 提供模型精度和背景去除的可自訂選項,讓您可以根據您的特定需求掃描和建立 3D 模型。
-
支援多種3D格式輸出:使用 MAKAR 3D Scan 建立的 3D 模型可以以 USDZ、OBJ、GLB 和 STL 等格式匯出,從而實現各種平台的無縫整合。
-
與MAKAR編輯器資源庫直接整合:登入您的 MAKAR 帳戶,使用 MAKAR 3D Scan 掃描的 3D 模型將自動匯入到您的 MAKAR Editor 資產庫中,無需額外的步驟,並可在 Metaverse 中快速探索 XR 編輯。
-
解鎖XR元宇宙的束縛:輕鬆進入 XR 的無限世界。MAKAR 3D 掃描彌合了現實與虛擬之間的差距,在沉浸式、廣闊的擴增實境世界中釋放您的創造力。
MAC 版 MAKAR 3D Scan 硬體最低需求與下載
【軟體名稱】:MAC 版 MAKAR 3D Scan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英文
【最低需求】:macOS Monterey 以上, M1晶片, 16GB, 16GB RAM, 4GB VRAM
【下載位置】:MAC App Store下載
MAC 版 MAKAR 3D Scan 使用教學
【 利用 iPhone/iPad 拍照並匯入軟體 】
-
在 iPhone或iPad 打開手機版的 MAKAR 3D Scan,點選中間「新增專案」或右上「+」。
-
點選右側的「物件掃描」。
-
接著跳出掃描時的注意事項,以拍攝清楚、保持70%重疊率、填滿畫面為目標拍攝物件。
-
進入拍攝頁面後,即可對著物件拍攝。
點擊畫面上的目標對焦,點擊下方可放大倍率至3X,在不同的高度下,環繞物件360度拍攝,至少 40 張以上,滿足條件後進行下一步。
-
拍好之後點選右側的「下一步」。
-
接著於 MAC 打開 MAKAR 3D Scan,回到 iPhone/ iPad 點選「Wi-Fi傳輸」開始傳送檔案至 MAC 版 MAKAR 3D Scan。
【 使用軟體創建 3D 模型 】
- 以「Wi-Fi傳輸」的方式上傳,下方狀態列可以看見傳輸的進度。
- 上傳完成後開始自動建模,可從主畫面或 Dock 列中查看處理進度。
-
建模完成後如下圖,可自行修改預設名稱。
-
也可依據自己的需求,於右側選項調整細節、重新建模。
項目說明:
-
規模品質:由高到低共五種品質可選擇。品質越高建模花費時間越多,若想要快速瀏覽模型,建議點選「預覽」可最快瀏覽模型。
-
特徵點靈敏度:有「一般」與「高」的選項。如果目標物沒有太多細節,建議選擇「高」,為更細緻的處理過程,需花費更多時間。
-
照片排序:有「順序排列」與「無順序」的選項。圍繞著目標物拍照,建議選擇「順序排列」,可加快建模處理時間。
-
去除背景:點選「啟用」自動去除背景。
※ 點選紅框中的問號,瀏覽更詳細的說明。
-
請點選「開始」建模。
【 3D 模型上傳至 MAKAR 編輯器 】
-
建模完成後,點選右上「上傳至MAKAR」,登入並上傳至 MAKAR 編輯器。
-
上傳至 MAKAR 軟體後,模型便會出現在素材庫。
【 輸出 3D 模型檔案 】
-
點選右上「輸出」,可支援輸出 3D 格式:OBJ、GLB、STL、USDZ。
※ 輸出模型專屬 MAKAR 專業版帳號功能
-
輸出完成後的樣子。
MAKAR快閃-AR 作為遊戲化的融形式
Wang Ivy 設計的 AR遮罩
===============================
AR 作為遊戲化的融形式
===============================
▌課程大綱
1.以圖推為主題,AR結合遊戲化設計方案,進行一場小小解謎體驗。
2.創造AR觸發圖與擴增實境圖像間關聯的意義與連結。
3.實作MAKAR的遮罩功能進行簡易創作。
▌教師簡介
汪檍,一名重度解謎及沉浸式遊戲化成癮的高中美術科教師。熱衷於學習教材數位化與遊戲化的包裝轉譯,並不斷嘗試不同類型的互動式數位平台結合AR擴增實境的學習素材開發,期待能協助到更多第一線的教師在數位教材上的研發,以及學生在數位學習經驗上的翻轉。●2018 入選親子天下 第二屆教育創新100
●2019 天下雜誌 微笑台灣創意教案徵選 貳獎
●2020 台北市卓越藝術計畫 密室逃脫案例徵件 特優
●2021 入選親子天下 第四屆教育創新100
●2002 XR實境設計大賞 仁寶MR組 貳獎
▌注意事項
為提升快閃課程體驗效率,請準備兩種載具。載具1.觀看線上Meet的載具,可使用電腦或平板。
載具2.體驗AR互動遊戲,可準備手機或平板(平板較佳)。
並請先完成MAKAR App下載➡ https://www.makerar.com/app#download
▌課程影片
MAKAR快閃-應用 AI 創作元宇宙 XR 數位內容
=========================================
應用 AI 創作元宇宙 XR 數位內容
=========================================▌課程講師
蔡雅雯 Lina老師▌課程大綱
1. 應用AI創作元宇宙XR數位內容2. AI應用平台與實作解析
3. 應用ChatCPT撰寫AI生成文案
4. 應用Blockadelabs創作VR360
5. 應用MAKAR結合AI創建WebVR與互動設計
6. 2023年實境教育創意大賞競賽資訊分享
7. Q&A
▌課程影片
MAKAR快閃-AI機器人機協助融入宇宙多元應用
▲ 課程簡報
AIGC人機協作融入3R科技建構自主學習虛實整合
人機協作想出好點子,以ChatGPT 規劃自主學習成果展!
在這個數位時代,與AI機器人攜手合作,引領革命性的點子爆發!解鎖你心中的無限創意,與AI伙伴一同探索創新可能性。結合人的智慧與機器的力量,打破想像的限制,帶領你進入全新的創意領域
1.人機協作想出好點子
2.ChatGPT x MAKAR 造出阿拉丁神燈
3.Stable Diffusion x MAKAR做出美美的互動AR繪本
4.用MAKAR Scan掃出3D虛擬場景
5.讓CAT與DID成為MAKAR的賢內助
▲ 課程影片
春節AR動畫教學
春節AR動畫教學2023兔年到來,這次MAKAR產出春節AR互動,做法非常簡單,不需要複雜的動畫技巧,使用PPT以及搭配MAKAR的新功能遮罩,就能做出放鞭炮和拉春聯的動畫效果,你可以自行更改春聯文字,用AR傳送獨一無二的的新年祝福!
請先下載素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njYx6aOkR5U1D6cbf5LfMikc6Gt3IZ6r?usp=sharing
【利用PPT製作動畫】
- 把2D鞭炮匯入PPT後,使用內建「剪裁」功能,切割成六塊再組裝。
- 下至上設定「動畫」>「擦去」,效果選項設定「自下」
- 若需要調整動畫出現時間點,可點「動畫窗格」做調整。
- 完成後按下「匯出」>「建立視訊」,將剛剛的動畫匯出成影片檔案。
【利用PPT製作春聯】
- 為了讓字體看起來像書法體,可至此網站下載免費商用的字體:http://www.ziti.net.cn/mianfeiziti/
下載後安裝至電腦。
本次範例使用「衡山毛筆フォントKouzanBrushFont.ttf」字體。
- 將春聯素材匯入PPT,用剛下載的字體打上春聯祝福語,最後匯出成完整的PNG圖片。
【進入MAKAR編輯器】
- 將所有素材匯入MAKAR
- 把鞭炮動畫拉至編輯器,影片的背景為PPT的白色,需要去背。
- 用滴管吸白色背景。
- 去背完成。
- 把icon和火柴放進編輯器,依序擺放至如圖的位置。
- 新增文字編輯,放到鞭炮的上方。
- 拉兩個煙火影片至編輯器,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並用同樣方式去背。
- 除了icon、火柴、鞭炮、文字之外,其餘物件先關掉眼睛(隱藏物件)。
【設定點燃鞭炮】
- 拉一個cube,將它壓縮成一條線,放到鞭炮的下方偽裝成物件本身的樣子。
- 將cube、木柴、文字、鞭炮動畫影片,個別設定邏輯物件。
- 打開邏輯編輯器,將可見度、點擊執行、移動等控制項加入,依下圖做調整。
【設定放鞭炮】
- 加入「當…與…產生碰撞」和「平行運行」控制項,並設定當木柴和Cube碰撞時,會出現兩支煙火的動態影片。
- 再拉出一個「平行運行」控制項,設定煙火的影片向上跑,當放完鞭炮時,鞭炮和煙火隨即消失。為了不讓等等的春聯出現地太突兀,放上「暫停…秒」控制項。
【設定拉春聯】
- 設定出現春聯、遮罩的控制項,並將遮罩設定向下跑,製造拉開春聯的效果。
【設定拉春聯】
- 設定出現春聯、遮罩的控制項,並將遮罩設定向下跑,製造拉開春聯的效果。
如何體驗
拿起手機,輸入ID並掃描辨識圖就能進行體驗囉~
1.安裝MAKAR APP
2.掃描QR code或搜尋ID:XRlover選擇作者
- 點擊AR空間辨識「春節AR互動」專案啟動,點擊「開始體驗」。
4. 進去專案後,點擊「分享專案」還可獲得專案連結,快速分享給他人
邏輯編輯器應用-類馬力歐AR動畫
▲ 本次運用的動畫包括:旋轉、比例放大、移動及跳躍、碰撞、可見度
▲ 本次運用的物件包括:
金幣、蘑菇、碼卡龍(走路)、道路(MAKAR內建素材庫下載得到)
- 將道路和碼卡龍拉到編輯器中,將碼卡龍轉向。
- 將蘑菇和金幣拉到編輯器中,並取得適當的距離。
- 將碼卡龍、金幣、蘑菇設定為邏輯物件。
- 打開邏輯編輯器,開始編輯。
【碼卡龍移動與跳躍】
- 場景中,一小格子為10公分、一大格子為1公尺,依照這個基準預設碼卡龍的步行距離。
- 從「轉變」>「轉換」,拉出「在…秒內移動…物件…米…」,接下來的動作都是以這個積木運行。
STEP(1)步行一段距離
將積木設定「在1秒內移動 形狀物件碼卡龍(走路) 1米 向後」,雖然金幣從起始點算起位於1.3公尺的地方,但由於碼卡龍的身形較大,可將距離提前設定為1米後跳躍,看起來較為自然,可自行依照實際情況做微調。
※ 物件移動方向設定「向後」但物件卻看起來向右,因為物件的屬性在轉向後並非為X=0,Y=0,Z=0,所以必須依照實際情況做調整。
STEP(2)跳躍
將積木設定「在0.08秒內移動 形狀物件碼卡龍(走路) 0.4米 向上」,複製第二個設定向下。距離和速度可自行做調整。
STEP(3)繼續步行一段距離
將積木設定「在1秒內移動 形狀物件碼卡龍(走路) 1米 向後」,讓碼卡龍在吃完金幣後繼續自然向前。
※ 積木會依照排列的順序,依序執行動畫。
【碼卡龍吃蘑菇後,體型變大、蘑菇消失】
- 從「轉變」>「比例縮放」,拉出「設定…比例為…」,設定碼卡龍的比例為0.18。
- 從「動作」>「材質」,拉出「設定…可見度…」,設定蘑菇的可見度為不成立。
- 從「事件」>「碰撞」,拉出「當…與…產生碰撞,發生…」,將上兩個積木放置於內,並設定碼卡龍與蘑菇碰撞。
【金幣自行旋轉】
- 從「轉變」>「轉換」,拉出「在…秒內用…時針…角度…轉動…」,設定「在1秒內 用順時針 角度360°轉動 形狀物件金幣」。
- 從「控制」>「循環」,拉出「永遠執行…」,並將剛剛的積木放置於內。
- 金幣就會不斷自行旋轉。
【吃掉金幣後,金幣消失】
- 從「動作」>「材質」,拉出「設定…可見度…」,設定金幣的可見度為不成立。
- 從「事件」>「碰撞」,拉出「當…與…產生碰撞,發生…」,將上一個積木放置於內,設定碼卡龍與金幣碰撞。
如何體驗
拿起手機,輸入ID並掃描辨識圖就能進行體驗囉~
1. 安裝MAKAR APP
2. 掃描QR code或搜尋ID:XRlover選擇作者
3. 點擊AR空間辨識「類馬力歐AR動畫」專案啟動,點擊「開始體驗」
MAKAR 遮罩功能應用
課程說明:
本課程將示範MAKAR編輯器v3.4版本新增的「遮罩功能」並製作專案。
情境說明:
遮罩(MASK)在MAKAR的功能中,可以想像成哈利波特中的隱形斗篷,這次將示範如何把一個房間隱形起來。
1. 本次使用素材: https://skfb.ly/6CGo8 授權: CC Attribution)
這是一種等角投影的場景(isometric scene)。
2. 下載檔案
本次檔案下載,建議選擇GLB檔案類型,FBX檔案看起來容量相對比較小,但下載後還需要額外處理(材質連結)。
3. 開啟MAKAR編輯器
請確認編輯器版本已經更新至最新版本,至少要v3.4版本以上。
建立一個AR圖像辨識的專案,新版編輯器必須選擇【專案類別】。
額外補充:如何製作出五星高辨識度圖片(jpg)
辨識圖的星星數是對於軟體來說,這張圖片好不好辨識。更多資訊可閱讀Lina老師的教學:https://becutelina.com/2022/03/24/ar/
這裡使用的做法是,使用最近流行的AI機器(本次使用DALL.E)生成一張圖片,再加上亂數字體Zalgo),藉此來增加圖片的獨特性與複雜度。
DALL.E生成圖片(https://openai.com/dall-e-2/)
Zalgo文本轉換器(https://tw.piliapp.com/cool-text/zalgo-text/)
4. 新功能:遮罩
在3D模型材質中可以將材質球改變。
實際樣子,被遮罩擋住的地方就會直接穿透過去(類似隱形的功能)
5. 製作隱形房間
先把這次的素材匯入素材庫,並將房間拉製場景中央。
這裡需要將【藍色斜線】這面旋轉到Top的方向(右上角方塊的Top)
如上圖
將cube模型利用【縮放功能】,將立方體變形成正方形平面(厚度約0.01)
先製作牆壁,材質求改成【純色】,色票(R,G,B):(209, 49, 73),將天花板和右牆蓋起來。
接這在周圍增加一層【遮罩】的材質,可以複製剛才的牆壁往外放大。
遮罩的大小需要略比牆壁還要大一點,遮罩和遮罩之間的縫隙也要緊密。
完成之後,將所有的材質都選起,拖拉到low_poly_room的模型之下,進行群組,這樣才能夠將所有的元件一起拖動。
選擇room的模型,整個移動到辨識圖的下方,過程中會發現遮罩變成透明,請不需要擔心,將你的視角轉換到地面下(按住滑鼠右鍵),就可以發現地底下還是隱形的。
6. 進階功能
掃描到辨識圖才會有房間出現,離開辨識圖不會有任何物件產生。
將群組的最上層(room)設定【邏輯功能】,並且把room的眼睛關掉。
在邏輯編輯器中,選擇【動作/設置OO可見度OO】的程式積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匯入Fall flat的模型,新增素材/3D模型。
① 就是有仁愛:多元文化_紙紮
▎成果影片
▎設計理念
跨領域(社會領域、藝術領域、科技領域)教師在設計與使用本課程時,引導學生除了專業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接納多元文化與文化傳承。
▎遊戲介紹
➣ 遊戲名稱:多元文化_紙紮
➣ 教學規劃:
教學單元 |
|||
單元名稱 |
探究糊紙工藝的發展,及其信仰意涵 |
教學時數 |
2小時 |
單元學習目標 |
認識傳統糊紙工藝與其信仰意涵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1、以簡報彙整糊紙工藝作品,帶領學生認識糊紙工藝,先能欣賞紙藝作品再進一步了解老祖宗的智慧,從文化獎得主翁文標大師專訪影片及其作品中感受糊紙工藝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傳承的不易。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國家文化記憶庫: |
||
單元課後學習 |
進入MR環境中預習與複習課程、完成學習單。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1.探究糊紙工藝的發展,並能說明其信仰意涵及發展歷程。 |
||
學習歷程 |
操作數位工具在MR情境中完成學習,小組討論並填寫學習單,推派代表向全班分享。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學習單、組內互評表與分組合作分工表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運用許多文獻資料帶學生動手找資料,來理解信仰文化的發展 |
教學單元 |
|||
單元名稱 |
紙紮作品範例「大士爺」製作、關心文化夕陽產業轉型 |
教學時數 |
2小時 |
單元學習目標 |
保存發揚傳統工藝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希望透過AR數位教材,解析關於紙紮作品範例「大士爺」的製作過程,透過數位教材引發學習興趣並融入3D文化。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翁文標大師紙紮作品集: |
||
單元課後學習 |
操作數位工具在MR情境中完成學習及闖關遊戲,小組討論並填寫學習單,推派代表向全班分享。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1. 數位工具在MR情境中參與紙紮作品範例「大士爺」的製作。 2. 關心文化夕陽產業轉型。 |
||
學習歷程 |
學習運用策展方式建置MR成果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MR成果、各組分享學習成果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透過數位教材帶領學生思考知識與科技傳播的可能性和未來 |
➣ 學習單:
主題:多元文化_糊紙藝(異)世界 |
|
學校名稱: |
班 級: |
姓 名: |
學 號: |
1. 看到糊紙作品你會害怕嗎?只有喪事才會使用到紙紮作品嗎?還有那些場合會使用紙紮作品? |
|
|
|
2. 欣賞了廟門口的「六宿」作品,你覺得「紙紮」和「藝術」的距離是?給幾星評價(1~5)?理由? |
|
|
|
3. 參與了「大士爺」的製作過程,你了解中元普渡為何需要大士爺控場?大士爺的造型特色為何?這樣的民俗信仰給你什麼感受? |
|
|
➣ 設計架構:
➣ 場景示意圖:
MR數位教材主要場景 | |
▎設計者介紹
曾裕芬
新北市私立格致中學高中部、高職部、國中部資訊教師
台北市仁愛國中資訊教師
李美惠
台北市仁愛國中理化教師
台北仁愛科技中心主任
② 嘎嘎烏拉拉:沙灣尋寶
▎成果影片
▎設計理念
1.虛擬人物及故事,開啓沉浸式尋寶遊戲。
2.解謎關卡設計,認識沙灣歷史人文。
3.以XR科技,結合其他應用軟體,強化學習動能。
▎遊戲介紹
➣ 遊戲名稱:沙灣尋寶
➣ 教學規劃:
本教案共有三個單元:1.偵探養成 2.實境探秘及3.衡量得失,各單元教案如下:
教學單元一 |
|||
單元名稱 |
偵探養成 |
教學時數 |
1小時 |
單元學習目標 |
1. 學習下載及使用Makar中的VR、AR功能。 2. 認識沙灣十七世紀~戰後的歷史發展。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小曦和阿倫是基隆某高校文藝社社長及副社長,二人打算帶社員到剛整修完成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進行社遊。社遊前一週二人先來場勘,阿倫看到園區內有一座溜滑梯,童心未泯的他,邀請小曦一起去玩溜滑梯,沒想到一溜卻風雲變色,昏天暗地之後,天又亮了起來,旁邊卻多了一個外貌怪怪,且說的話沒人聽得懂的少年,還好阿倫有萬能翻譯機APP,才能和怪少年溝通,這位神秘的少年丟哆囉,感覺自己在家裡附近但又覺得景物好陌生,而且他隱約記得他掉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但卻想不起來掉的是什麼? 小曦和阿倫為了幫助少年,想要聘任偵探們(玩家),幫忙少年找到遺失的記憶與寶物。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1. 製作VR專案〈沙灣尋寶VR〉 2. 備妥基隆文化局拍攝的《沙灣世紀風華》紀錄片 3. 製作檢定測驗用google表單 |
||
單元課後學習 |
1.完成Google 表單檢定測驗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1. 學生能在手機或平板載具下載Makar軟體。 2. 學生能學會VR、AR操作技能。 3. 學生能認識17世紀~二次戰後的沙灣歷史。 |
||
學習歷程 |
1. 學生下載Makar 軟體,並學會VR操作。 2. 操作本團隊的〈沙灣尋寶VR〉專案,進入VR世界,由虛擬角色文藝社社長小曦和副社長阿倫帶玩家到沙灣進行校外教學場勘,認識沙灣歷史梗概及遊戲任務,並約定實境探秘日期。 3. 偵探技能訓練--學習AR圖片辨識及空間辨識的操作技能。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體驗完專案〈沙灣尋寶VR〉後,完成google表單測驗。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1.先教導學生Makar科技工具的使用。 2.利用VR虛擬人物及故事情境,讓學生了解沙灣歷史,進而深化在地臺灣史之學習。 |
教學單元二 |
|||||||||||||||
單元名稱 |
實境探秘 |
教學時數 |
2小時 |
||||||||||||
單元學習目標 |
1.透過XR闖關遊戲,學生能親近古蹟,並了解沙灣在各歷史時期的演變。 2.透過科技教學體驗,學生達成團隊合作。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通過偵探檢定考的大家,組織好尋寶的小隊後,帶上各種科技工具,來到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進行「實境探秘」。尋寶任務正式開始囉! 透過層層關卡、解鎖任務,更深入認識沙灣各個歷史時期的故事,也幫神秘的少年(丟哆囉)找回他的記憶及寶物。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1. 製作AR、VR專案,及Google表單 2. 提前到園區各景點擺放關卡(學習卡) |
||||||||||||||
單元課後學習 |
無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1. 學生透過Makar AR操作及google表單闖關,完成園區踏查。 2. 學生透過關卡虛擬人物情境,及解鎖任務,深入學習台灣歷史。 |
||||||||||||||
學習歷程 |
1. 學生化身為偵探至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先點入Makar專案〈00報到處〉進行報到,並確認注意事項後,開始尋寶任務。 2. 從〈01這是哪裡?〉到〈16尋獲失物〉,共計17關卡,分散在園區內各相關歷史景點。學生使用AR圖像辨識、空間辨識及VR操作技能,並填寫google表單,解鎖每一關卡任務後,可以得到更多沙灣歷史文化的知識及尋寶工具,最後便能幫丟哆囉找回記憶及重要遺失物。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Google表單填答及時間內完成任務。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1. 利用前一堂行前課程所教導的VR、AR操作技能及沙灣歷史的先備知識,帶學生實際到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進行校外教學。 2. 透過自製的Makar各專案,組織成一個尋寶活動,讓學生自主到達園區內各景點闖關解鎖任務,進行深入學習相關知識,並練習看地圖、實境觀察、截圖、拍照上傳等科技運用能力。 |
教學單元三 |
|||
單元名稱 |
衡量得失 |
教學時數 |
1小時 |
單元學習目標 |
1. 學生能蒐尋資料,歸納基隆築港工程的利弊 2. 學生能判斷當時築港政策背後的價值觀 3. 學生能試著思考如何在兩難中取得平衡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小曦、阿倫與偵探們在陪伴少年尋找寶物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成長的地方以前是這麼得不一樣,所以他們在想「如果.....」(老師帶領同學進行教學活動反思與議題討論),讓這群尋寶少年知道歷史為家鄉寫下的「得與失」,也思考現在的我們想要為後代子孫留下什麼?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議題引導思考PPT、基隆港築港相關資料影音 |
||
單元課後學習 |
延伸思考:外木山台電四接填海造陸與海岸與生態保護議題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1. 學生透過引導思考當時築港的原因及目的 2. 學生能歸納築港帶來的利與弊 3. 學生能思考政策背後的價值取捨 |
||
學習歷程 |
1. 築港工程改變了哪些海岸樣? 2. 築港工程,讓海水浴場消失,能獲得多少好處?哪些族群獲益?又會失去什麼?哪些族群會有損失?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學習單、口頭表述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1. 透過實境探秘活動中山連結的紀錄片提及曾帶給耆老們歡樂的大沙灣海水浴場因築港工程而消失,當作切入點,引導學生上網蒐集資料,思考當時築港的需求目的,及帶來的利弊得失? 2. 如果回到當時,學生會如何抉擇? 3. 延伸思考:外木山台電擬填海造陸,建造氣站,面對此議題我們該如何思考、抉擇? |
➣ 體驗方式:
1. 學生下載Makar 軟體,並學會VR操作。
2. 操作本團隊的〈沙灣尋寶VR〉專案,進入VR世界,由虛擬角色文藝社社長小曦和副社長阿倫帶玩家到沙灣進行校外教學場勘,認識沙灣歷史梗概及遊戲任務,並約定實境探秘日期。
3. 偵探技能訓練--學習AR圖片辨識及空間辨識的操作技能。
▎關卡流程
單元一 |
單元二-關卡0 |
|
關卡1 |
關卡2 |
關卡3 |
關卡4 |
關卡5 |
關卡6 |
關卡7 |
關卡9 |
|
關卡8 |
關卡10 |
關卡11 |
關卡12 |
關卡13 |
關卡14 |
關卡15 |
關卡16 |
關卡17 |
林玉如
● 2001起~迄今,在基隆巿立暖暖高中擔任專任國文教師。
● 2020~今,兼任暖暖高中「暖曦文藝社」指導老師。
● 曾兼任暖暖高中「就是戲劇社」指導教師。
楊欣璇
● 2020~迄今,臺北市立新民國中數學教師、資訊科技教師
● 2019~2020,越南胡志明學校商借數學教師
● 2001~2020,基隆巿立暖暖高中數學教師
➣ 「嘎嘎烏拉拉-沙灣尋寶」教案下載
③ 神鵰俠侶來環保:兒時記憶-童年電動車、環保大學問、環保大學問
▎成果影片▎設計理念
據統計中小學階段的家長最常以機車載送學生上下學,而電動車是未來國家發展淨零減碳之交通工具趨勢,故課程以電動機車為主,運用影片培養學生對電動機車自主學習之能力,再由引導學生深入探討環保議題與潔淨能源,並使學生能反思電動機車夠環保嗎?因此,期望學生能學習下列事項,以利學習內涵與學習目標:
1.學生能建立數學素養、科技素養與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2.學生能認識臺灣動力機車的發展史及需要。
3.學生能學習與探究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之相關知識,包含電動車的運作方式、電動機車之馬達與電池理論。
4.學生能培養科技知能,使用AR沉浸體驗來學習並進行議題探討,強化對能源基本概念、電動機車環保評比等,以培養科技知能、發展正確能源價值、養成節約能源之思維習慣及態度,以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 遊戲名稱:兒時記憶-童年電動車、環保大學問
➣ 教學規劃:
教學單元一 |
|||
單元名稱 |
認識電動車 |
教學時數 |
45min |
單元學習目標 |
學生能學習與探究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之相關知識,包含電動車的運作方式、電動機車之馬達與電池理論。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學生能透過AR辨識圖「認識電動車」進入學習環境,並點選「電動車原理」、「電動機車馬達」、「電動車電池」連結的影片,以自主學習方式認識電動車的發展史。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s://reurl.cc/Z19QVp CIRN-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 (moe.edu.tw) |
||
單元課後學習 |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
||
學習歷程 |
學生能透過「電動車原理」、「電動機車馬達」、「電動車電池」的影片,認識與理解電動車。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學習單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學生能培養科技素養之能力,以自主學習方式認識電動車原理、馬達、電池等的運作。 |
教學單元二 |
|||
單元名稱 |
議題探討與反思 |
教學時數 |
100min |
單元學習目標 |
|
||
學習情境與引發動機 |
學生能透過AR辨識圖「議題探討與反思」進入設置的學習情境,選取「2050淨零排放」、「SDGs7」、「SDGs13」、「電動機車夠環保嗎?」連結的網站,以自主學習方式認識淨零排放、電動車在永續發展的目標;最後,根據先前影片及簡報內容,進行綜合探討與評比燃油車與電動機車,朝向達成淨零碳排、淨零排放等目標,以尋找解決問題的行動。 | ||
教師備課/學生課前自學資源 |
|
||
單元課後學習 |
無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目標 |
|
||
學習歷程 |
學生能透過簡報「電動車夠環保嗎?」、表單「議題探討」進行電動車對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之反思。 |
||
學生評量 表現工具 |
Canva簡報https://reurl.cc/anvpgZ |
||
教師思考與策略 |
教師透過簡報「電動車夠環保嗎?」、「議題探討之表單」,帶領學生深入認識電動車對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力之反思。 |
➣ 學習單:
主題:關於電動車的原理學習單 |
|
學校名稱: |
班 級: |
姓 名: |
學 號: |
1. 電動車原理是什麼?電動車是2000年過後才製造出來的嗎? |
|
|
|
2. 電動機車馬達怎麼運作? |
|
|
|
3. 電動車電池如何充電?環保嗎? |
|
|
主題:議題探討與反思表單 |
|
學校名稱: |
班 級: |
姓 名: |
學 號: |
1. 潔淨能源帶給我們的好處? |
|
|
|
2. 燃油車在未來應該全部廢除嗎? |
|
|
|
3. 核能是潔淨能源嗎? |
|
|
|
4. 2050淨零碳排是什麼? |
|
|
|
5. 生活中如何減少碳排? |
|
|
➣ 設計架構:
▎設計者介紹
陳泓曄
● 臺北市立南湖高中數學教師20年,資訊融入數學15年,iPad行動學習第5年。
● 自2018年起,受邀多場iPad在中小學行動學習講座,包含跨領域電子書製作、微電影教學與AR教學,並指導學生參賽微電影部分榮獲前三名,電子書部分獲得佳作。
● 臺北市區域衛星資賦優異方案數理C組,擔任課程教師 4年。
● 擔任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指尖飛翔課程之教師。
● 擔任簡報設計講師、小論文指導講師。
高抬主
● 臺北市立明湖國中數學教師19年,資訊融入數學12年,iPad行動學習第7年。
● 自2018年起,受邀多場iPad在中小學行動學習講座,包含簡報設計、跨領域電子書製作、微電影教學與AR教學,並指導學生參賽微電影部分榮獲前三名,電子書部分獲得佳作。
● 臺北市區域衛星資賦優異方案數理C組,擔任課程教師 5年。
● 擔任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指尖飛翔課程教師。
● 自2018年擔任臺北市智慧教育輔導團迄今。
④ 永安特攻隊:永安調查局—大直謎案
➣ 「Fun遊台北城」為永安國小校定課程,此課程主旨在促使學生以小組分工合作學習的方式,經由多種管道查找台北各行政區景點資料,自主安排踏查行程後再實地踏查景點,藉此認識自己家鄉—台北的各區景點,並在與同學的報告分享過程中增進對家鄉的了解,以期觸發學生愛鄉愛土的人親土親之情誼。
➣ 「Fun遊台北城」共14節(課程規畫總表列於附錄欄),課程中第1、2節為「永安調查局—大直謎案」,將搭配使用Makar的VR專案作為教學輔具。教師將利用Makar的VR專案,將大直地區的景點分為在地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根據介紹的景點設計實境解謎遊戲,讓學生在分組操作VR專案學習大直景點相關知識時,配合實境解謎手冊解謎,讓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認識永安國小所在的大直區的地方特色。
➣ 遊戲名稱:永安調查局—大直謎案
➣ 教學規劃:
領域/科目 | 綜合領域/永安學習(校定課程) | 設計者 | 陳盈如 | ||||||
實施年級 | 高 | 課程總時數 | 14 | ||||||
作品名稱 | 永安調查局—大直謎案 | ||||||||
教學設備/資源 | 硬體:電腦、智慧大屏、iPad 軟體:教學簡報、PowerPoint線上版、Makar VR專案 |
||||||||
教學來源 | 校本課程 | ||||||||
教學材料 | 實境解謎手冊 內含(1)本命卡牌*1+魔法卡牌*3 (2)遊戲單 (3)謎題單 資料蒐集工作分配單 台北地標景點照片集PPT 搶救小安大作戰故事背景PPT |
||||||||
課前準備 |
MAKAR軟體及APP安裝
1.編輯器: https://reurl.cc/GX4Nr3 2. APP: https://reurl.cc/zrl5Wk 3.教學簡報PPT
4.實境解謎手冊: (1)本命卡牌*1+魔法卡牌*3 (2)遊戲單 (3)謎題單 |
||||||||
學習目標 | |||||||||
・學生能知道台北市有哪些行政區 ・學生能舉例說出台北市的著名景點,並知道此景點位在哪一行政區 ・學生能歸納出各行政區可能的特色 ・學生能使用VR專案認識大直地區的在地文化、自然景觀與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的知識 ・學生能體驗到經由互動謎題的設計,學習也可以遊戲化 ・學生能知道深究台北市各行政區時需包含在地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 ・學生能小組討論出本組希望深究的台北市行政區 ・學生能完成資料蒐集工作分配單 |
|||||||||
教學設計 | |||||||||
主題學習重點 | 學習重點 | 綜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 |||||||
學習內容 | 綜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綜Bc-III-3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的規劃。 綜Cc-III-4 對不同族群的尊重欣賞與關懷。 自INf-Ⅲ-3自然界生物的特徵與原理在人類生活上的應用。 社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 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社Cb-Ⅲ-1 不同時期臺灣、世界的重要事件與人物,影響臺灣的歷史變遷。 |
||||||||
核心素養 | 綜-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 周遭人事物,體驗 服 務 歷 程 與 樂 趣,理解並遵守道 德規範,培養公民 意識。 | ||||||||
議題融入 | 環境、多元文化、戶外教育 | ||||||||
其他領域連結 | 自然與生活科技:認識昆蟲(四)、認識植物(五) 社會:認識家鄉(四)、台灣近代史(五) |
||||||||
教學活動 | 課程總覽 「Fun遊台北城」為永安國小校定課程,此課程主旨在促使學生以小組分工合作學習的方式,經由多種管道查找台北各行政區景點資料,自主安排踏查行程後再實地踏查景點,藉此認識自己家鄉—台北的各區景點,並在與同學的報告分享過程中增進對家鄉的了解,以期觸發學生愛鄉愛土的人親土親之情誼。 「Fun遊台北城」共14節(課程規畫總表列於附錄欄),課程中第1、2節為「永安調查局—大直謎案」,將搭配使用Makar的VR專案作為教學輔具。教師將利用Makar的VR專案,將大直地區的景點分為在地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根據介紹的景點設計實境解謎遊戲,讓學生在分組操作VR專案學習大直景點相關知識時,配合實境解謎手冊解謎,讓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認識永安國小所在的大直區的地方特色。 本欄將針對使用Makar的第1、2節次教學活動列出教案。 |
||||||||
教材類型 | □ Augmented Reality(AR)擴增實境 支援載具:□手機、平板 □ EPSON AR智慧眼鏡 AR應用類型:□ 圖形辨識 □陀螺儀 ■ Virtual reality(VR)虛擬實境 支援載具:■手機、平板 □ Mixed Reality(MR)混合實境(ARkit/ARCore) 支援載具:□手機、平板 □ APAL 5G MR 混合實境智慧眼鏡 |
||||||||
參考資料 |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定課程「Fun遊台北城」 台北市文化資產查詢平台 https://reurl.cc/qZrY5E 實地踏查 地方耆老口述 |
學習目標 | 教學內容 | 時間 | 評量方式 | 資源與器材 |
・學生能知道台北市有哪些行政區 ・學生能舉例說出台北市的著名景點,並知道此景點位在哪一行政區 ・學生能歸納出各行政區可能的特色 ・學生能使用VR專案認識大直地區的在地文化、自然景觀與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的知識 ・學生能體驗到經由互動謎題的設計,學習也可以遊戲化 ・學生能知道深究台北市各行政區時需包含在地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 ・學生能小組討論出本組希望深究的台北市行政區 ・學生能完成資料蒐集工作分配單 |
準備活動—快問快答之猜猜我是誰
(認識台北行政區) 遊戲規則: 教師播放台北市著名景點(如:台北101、龍山寺)的照片集錦,讓學生搶答此景點的名字,與此景點是位於台北市的哪一個行政區 教師將台北市各著名景點歸納於台北市行政區分區圖上,再歸納出各區可能哪種特色景點較多 學習重點: 教師藉此快問快答遊戲連結學生舊經驗,使學生回想起曾經聽過或曾經遊玩過的台北市著名景點或建築物,再回想起這些景點或建築物各分別位在台北市的哪一個行政區。 經由教師引導,使學生能從遊戲中學習到台北市共有12個行政區,並進一步由剛剛的遊戲歸納出各行政區可能的特色為何(如:歷史古蹟眾多、自然景觀豐富等) 發展活動—搶救小安大作戰 (VR實境解謎認識大直) 故事背景: 小安在學習大直地區的著名景點相關知識時,因為被景點深深吸引,不小心陷入時空漩渦走不出來,需要小永從大直區各著名景點蒐集線索,找出回歸咒語協助他回到永安國小。 學生角色: 扮演小安的好朋友小永,為了救出小安,要使用已裝載「搶救小安大作戰」VR實境解謎專案的iPad,搭配實境解謎手冊裡的魔法卡牌、遊戲單與謎題單,觀察VR中的線索,討論出謎題單的答案並完成實境解謎遊戲單。 學習重點: 學生在操作實境解謎遊戲的過程中,能深入了解大直區的在地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的地方特色景點。並能體驗到經由互動的設計,解謎遊戲中也可以學習知識,學習也可以遊戲化。 遊戲規則: 遊戲時間40分鐘,學生操作已裝載「搶救小安大作戰」VR實境解謎專案的iPad,搭配實境解謎手冊裡的魔法卡牌、遊戲單與謎題單,觀察VR中的線索,討論出謎題單的答案並完成實境解謎遊戲單。 遊戲中共有3次求救機會,當經過第一個10分鐘時,如果學生尚未解答完前兩題,可以請求老師提供前兩題的額外提示,以此類推。 當學生解完謎題單的所有題目,根據謎題單的答案完成遊戲卡,帶著遊戲卡到老師處喊出通關咒語,即可成功救出小安。 活動流程: 綜合活動—台北小博士 (台北行政區選擇) 歸納課程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快問快答之猜猜我是誰」遊戲台北市有哪些行政區,各行政區可能的景點特色為何。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搶救小安大作戰」遊戲過程歸納出深究台北市各行政區時需包含在地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古蹟等三個面向。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搶救小安大作戰」遊戲過程思考出當介紹景點知識時,可以設計相關的題目與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