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基礎邏輯編輯(二):物件移動


【移動方法一】

1. 點選球的物件後,按「新增功能」>「邏輯」,它變成邏輯物件。





2. 點選上方的「邏輯」,按左側的「轉變」>「在…內移動…米…向前」,拖曳至中央。





3. 關閉邏輯編輯器並按下執行,物件會按照剛剛所設定的邏輯編輯去執行。





4. 雖然設定「向前」但物件卻是往右,因為物件的屬性,位置和旋轉的值並非X=0,Y=0,Z=0,因此在屬性的右上方按下小方塊,物件位置的屬性就會歸零,這時候再按下執行即是向前移動。





※ 一小格是10公分、一大格是1公尺,可以在控制向設定你想要的移動距離以及速度。

5. 若將球的LOGO擺正,位置和旋轉的值就不會是X=0,Y=0,Z=0,這時候在選擇移動方向時就會有所不同,必須花時間去測試預期的方向。



【移動方法二】

1. 現在使用「在…秒內將形狀物件移至X:… Y:… Z:…」的控制項。設定LOGO的位置X=2,Y=0,Z=0,按下執行。





2. LOGO會如影片所示跑斜斜的方向。





3. 以一個方塊來解釋,當物件在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位置的座標X=0,Y=0,Z=0,當設定X=2時,方塊會跑至右側。再次按下執行後,LOGO就會在1秒內跑至方塊的位置(X=2,Y=0,Z=0)









4. 若是假設LOGO X=2,Y=5,Z=1,LOGO就會跑到空間的上面。因此基本上就是根據世界中心的座標軸(X=0,Y=0,Z=0)來調整座標,移動物件。





※  關於執行順序

1. 在邏輯編輯器中,當有兩個指令並排在一起的時候,它會先將上面的指令執行完畢後,才會再執行下面一個指令。

▲範例:「在1秒內將形狀物件移至X=2,Y=0,Z=0」下面接「在1秒內用逆時針,角度270轉動形狀物件」,按下執行後,物件就會先跑到指定位置,再做旋轉的動作。







2. 若需要控制像同時一起執行時,可拉出綠色區塊的「平行運行」,再將兩項控制項移至平行運行中,當按下執行時即可同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