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R | AR/VR/MR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虛擬實境如何輔助醫療現場?(下)

國內外醫療中心以及醫學系所自2017年陸續開發VR手術用系統,協助醫事人員進行練習,開刀現場的流程輔助等等。除了臨床以及相關醫事訓練之外,實境技術在醫療領域還有哪些應用呢?帶來哪些效果或便利呢?


【提升遠距醫療效果】
許多的VR裝置搭配感測技術,應用在遠距醫療上。未來透過裝置可以自動記錄病患的生理狀態,並且迅速回送到主治醫師端,解決醫療院所追蹤病患數據的困難度和限制,管理病歷時的成本。

南韓的醫療新創公司便提供了眼疾患者復健並追蹤數據的VR裝置。患者在戴上裝置之後進行影片觀賞,眼球追蹤的功能便會將數據傳送到醫師手中。這樣的應用除了用於遠距醫療,也有用來追蹤慢性病,且廣泛用於長照領域。



△VR裝置結合AI和影像追蹤技術,遠距醫療不是不可能,慢性和長照需求者的健康隨時被照顧。(圖:CSA)

【人文醫療教案也可以作情境模擬!】
隨著病人和家屬的自主意識提高,醫病關係和醫療現場的溝通,目前也被納入醫學院訓練裡。VR除了臨床的應用,也有醫學院開始開發人文醫療類的培訓內容。像是慈濟大學醫學院便開發了三大類「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虛擬實境教案,「預立醫療決定」指引醫學生認識強化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囑法),「溝通不要踩地雷」提供與病患和家屬的現場溝通指南、「陪你走一段:遺體護理怎麼做」關懷並協助家屬處理臨終事宜。抽象的故事不只出現在課本上,情境畫面為學生開闢了另一種學習管道,視覺也帶來了更深刻的體驗和學習效果。

【用於Covid 19救治與培訓】
也有許多XR技術和裝置投入第一線,協助醫事人員對抗全世界都不太熟悉的新冠肺炎。

錫安山醫學中心教導醫療人員使用VR裝置學習如何穿戴隔離裝備,這些培訓過往常仰賴現場指導,現在透過裝置學習,還能避免群聚風險! 史丹佛醫學院教授也提倡只要病人家裡有VR頭盔或應用裝置,醫生就可以遠距診斷開藥,降低醫療成本以及避免感染問題。

國內教學醫院也開始將實境技術導入新冠肺炎照護流程中,例如臺北榮總教學部打造「照護新冠肺炎病人醫療五法寶」一條龍式AR與VR的訓練,指引年輕醫事人員學習像是輕症日常照護之VR互動預防針扎、醫療廢棄物分類,到重症照護之VR 4D影像判讀、AR氣管插管與中央靜脈導管置入等技術訓練,讓前線年輕醫事學員能在有限的獨立空間內,或維持基本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完成完整一條龍式的訓練。


(△圖:台北榮民總醫院)

由於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與休養時期,還是在隔離的狀態,許多臨床經驗也指出,患者的身心狀態很少被關注,但難免影響康復的過程。有醫院便提供VR裝置,提供患者大自然影片、遊戲等情境遊歷,讓患者被獨立隔離時,藉由裝置,還可以有其他社會性互動或是空間轉換。